首页>艺术论文

文化全球化下的中国应对

发布时间:2020-02-05 所属栏目:艺术论文

  【摘 要】 经济全球化是指实物、符号和人员跨越地区和跨越洲际的运动,文化全球化则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流动而形成的。西方国家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凭借着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而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在文化全球化的领域中慢慢的找到属于自已的位置。面对文化全球化尤其是西方文化渗入带来的挑战,中国始终都要在坚持发展自身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坚持文化开放,汲取优秀的外来文化,摒弃糟粕。

  【关键词】 文化全球化 西方国家 中国

  《文化艺术研究》(双月刊)创刊于2007年,是由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主办的戏剧艺术刊物。发表最新创作整理的优秀剧本(包括现代剧、新编历史剧、经整理加工的传统剧),当代著名艺术家及艺坛新秀的艺术经验和勇于探索的心得,同时发表有关戏曲改革和现代戏剧创作方面的理论及有关戏剧史料等文章。

  一 文化全球化

  全球化现象最初呈现在经济领域,文化作为附属品伴随着经济活动的展开,渐渐开始交流、交融的进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进商品流通、资金、人员的不断往来,从而形成了现今的经济全球化局面。文化全球化所具有的时空维度中,人口流动被证明是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文化传播载体。以宗教为例,在公元1500年以前,传教士们跟着出海经商的商人们来到其他国家,进入许多社会的文化生活中,通过有组织的牧师等级制度,有时能与传教国的统治者或政治精英达成合作,渗入到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逐渐成为世界性的宗教,以吸引并接受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语言群体的信徒。文化全球化也是通过强迫、效仿到传播这些方式而运作。当西方国家在经济上占据主导地位时,其他国家与之交流会主动引入和复制进而传播开来。

  当今世界中的文化传播,主要是靠大型媒体产业群体与人员频繁往来交流,以跨国公司为典型。在整个全球市场中外国文化产品占据绝对优势,而拥有跨国文化产业的公司主要以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公司为主。西方国家的大众文化产品,会对其他地区的国家的地方文化和民族认同造成冲击。但是,由于地区之间原本就存在民族文化上的差异,西方大众文化并不会完全同质化这些受传播地区的文化,这些地区根据受影响的大小更多的会出现混合化的状态。

  文化全球化并非都是正面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文化帝国主义通过互联网等手段更为容易传播和扩散。以西方发达国家文化形态为代表的强势文化,凭借其原先在世界上的经济优势,依旧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中占据着主流和中心的地位。这对其他文化造成不平等和不均衡,从而使得原本发展就相对较差国家的地域文化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弱势文化的发展持续不长久。

  二 现今世界文化格局

  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强国若要在世界上树立自己的地位,除了硬实力强大外,也会通过文化不断渗入到其他国家,从精神层面来影响他国。文化全球化并非等同于文化同质化,当一国文化传入其他国家时,出于当地对当地文化的保护主义,即使再先进的文化进入也不会全盘照搬,本民族文化特色不会被完全消除的,只会出现一种新型的混合化文化。文化全球化的一个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国际文化产品贸易越来越频繁,依托的是交易国的经济实力,因此,国际文化贸易往往集中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或发达经济地区,其中美国的实力最为雄厚,造就了美国文化霸主的地位。

  根据亨廷顿所著的《文明冲突论》的观点,在未来世界中造成国际冲突的根源是文化的而并非意识形态的或是政治的,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会相互碰撞与摩擦。世界上并非美国文化一家独大,美国想要同质化其他国家的文化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法国在应对美国来袭汹涌的文化帝国主义时,用“文化例外”原则和“文化多样性”来对抗美国文化产品进入法国市场所造成的冲击。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区域一体化的趋势加强的情况下,单一文化称霸世界是不可能的,西方文化要同化非西方文化地区,也因这些地区的经济逐渐发展、民族意识逐渐强化而难上加难。

  进入21世纪,中国的经济实力也随着国家经济建设改革,乘着改革开放的海风有所提升,在2011年一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在重视提升硬实力的同时,在文化方面中国也予以重视。从国内重视文化建设,海外建立孔子学院弘扬中华文化,到现在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文化产品的交易也越来越多。在世界文化市场中,中国逐渐确立起自己的地位。

  三 文化全球化下的中国应对

  面对文化全球化的局面,中国顺着大国崛起的步伐,在对外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行动越加频繁,也国内加大了对本民族文化保护力度。当今中国拥有的文化资源丰富而独特,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现,随着时代的进步加上外来优秀文化的熏染,这更为丰富完善中华文化的内在内容。

  2016年11月30日,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由此可以看出,现今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进行中国特色文化建设方面会更加大力度,保持一个充分的竞争力。文化全球化给中国向外推广中华文化提供了机遇。但文化全球化也有劣势,在中国与其他国家尤其是一些西方强国在文化上进行交流互鉴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冲撞,原有的价值观念等可能会受西方色彩的渲染,长期下来会影响国家的文化发展。因此,中国要积极灵活地应对文化全球化所带来的冲击与挑战。

  (一)坚定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中国首先要树立好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文化创新上才能有更好的发展,这样才能生产出优秀的文化产品。如今,中国在国际社会上发挥着大国作用,文化发展自然会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中国文化发展具有可观前景。但是,西方世界尤其是一些敌对势力会宣扬中国的文化战略實际上一种文化霸权主义,试图用“中国威胁论”来阻碍中国文化发展进程。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只有坚持传承自己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以开放人文的态度争取在世界的话语权,以令人信服的态度和作为、自信的姿态来提升自己的软实力,对自己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应充满自信,牢牢把握住文化发展的主动权。

  (二)坚持文化开放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世界各国文化都在相互交流与碰撞,若是固步自封,不接受外来先进文化,那么只会是自己陷入僵局、文化活力逐渐衰竭,终究会被世界所淘汰。中国自五四运动以来,就接受了西方先进的思想理念,马克思思想的先进性被我国共产党所接纳,结合本国国情不断发展。时间往后推移,改革开放的推行的“走出去、引进来”,不仅仅是在经济领域,汲取外国优秀的文化,不断扩充壮实我国的文化,对外国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通过文化开放,不仅可以给我们带来先进的技术、经验,也能不断丰富我们的思想。虽然在现在互联网发达的情况下,西方敌对势力可能通过互联网来散播一些极端、破坏我国和平稳定的思想,但是一昧地文化封闭是徒劳且不利于自身文化发展的。 只有坚持文化对外开放,才能及时了解并掌握世界文化前沿的最新动向和最新成果,才能结合潮流发展中华文化为先进文化。

  (三)坚持传承与创新

  在西方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的形势下,如果自己丢弃本民族文化色彩,全盘接受西方文化,势必会影响我国的文化主权。中国在坚持文化对外的同时,应是有条件地吸收外来文化,保护好中华文化的色彩,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文化,如向世界展示汉语的魅力和儒学的风采。保持好一个优秀的文化传统,才能为之后的文化创新提供养分。要想使中华文化成为先进文化,被更多的国家所包容接受,就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自己的文化产品。在生产力不断发展创新的同时,我国文化产品能以创新的方式推广出去,能使别国眼前一亮,欣然接受,就证明我们的建设新时代特色文化是取得进步的。

  结 论

  文化全球化现在是一种时代潮流,虽然出现许多逆全球化的聲音,但是文化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具体体现,文化主权是国家的核心利益之一。现今的世界文化格局依旧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占据主导地位,面对西方文化与我国交流时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中国在文化政策上所做出的应对,应该是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我国文化对外开放的同时,对外来文化只汲取其优秀可取之处,传承好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增强自身软实力,就能更好的适应文化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鲍宗豪:《文化全球化的价值意蕴——兼论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冲突与整合》,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3期。

  [2] 孙英春:《文化“同质化”与后发展国家的选择——大众文化全球传播的视域》,载《浙江学刊》,2006年第5期。

  [3] 王小会,侯爱萍:《文化全球化视域下增强中国文化自信的思维审视》,载《社科纵横》,2018年第3期。

  [4] 双传学:《“一带一路”视阈下的我国文化开放战略》,载《东岳论丛》,2016年第5期。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