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法论文

新时代斗争精神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

发布时间:2020-04-02 所属栏目:政法论文

  摘 要:面对国内外日益艰巨的重大风险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提出了新时代要更加自觉地发扬斗争精神的要求。准确把握这一要求,需要从新时代斗争精神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以及实践路径三个方面进行梳理和回答。在生成逻辑上,新时代斗争精神坚持和传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基因,凝练和升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展现和发展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统揽“四个伟大”的精神面貌。新时代斗争精神的科学内涵是:烈火真金的斗争风骨、坚持正义的斗争气节、抓铁有痕的斗争操守、敢于亮剑的斗争胆魄。在实践中,要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上下功夫。

  关键词:斗争精神;生成逻辑;科学内涵

  中图分类号:D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0)02-0004-09

  《学习导刊》(月刊)教育教研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总参政治部主管,解放军理工大学政治部主办的国家级教育综合学术期刊,是全国公开发行。教育教研版为是全国教育界和社会各界互通信息的重要渠道,是全国教育界进行学术交流、切磋教育教学经验的重要园地。

  2019年9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胜利实现我们党确定的目标任务,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1]因此,新时代斗争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应对国内外复杂环境考验和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必须具备的精神状态,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强化的精神动力,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领会,并作出学理上的阐释。

  一、新时代斗争精神的生成逻辑

  新时代斗争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精神动力,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斗争基因的坚持和传承,又体现了对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的凝练和升华,还是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统揽“四个伟大”精神面貌的展现和发展,呈现出理论、历史和现实逻辑的统一。

  (一)理论逻辑:对马克思主义斗争基因的坚持和传承

  新时代斗争精神在理论上以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为根本依据,在宗旨上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相一致;同时,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内核实质并结合中国实际,共同诠释了自身一脉相承的理论逻辑。

  第一,对马克思主义革命性斗争基因的继承。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61“改变世界”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任务与使命。一方面,人类的实践活动既是人类社会历史的生成根源,也是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实现根本转变的动力,而人类的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改变世界,使现存世界革命化的现实活动,所以革命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必然性历史现象;另一方面,“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2]272一切统治阶级总是凭借占有生产资料及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剥削和压迫,而无产阶级革命就是“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資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3]284。“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3]307显然,马克思主义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维度深刻揭示了共产党人在政治斗争、经济斗争和思想斗争的阶级斗争中必须发扬斗争精神,从而摆脱资产阶级剥削压迫的历史使命与担当。而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将“不断革命”落到实处,延续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光荣传统。习近平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1]这一论述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斗争实践,又彰显了新时代斗争精神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及革命性本质。

  第二,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斗争基因的继承。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习近平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4]424共产党人所代表的“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283,其最终目的和归宿是为了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则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斗争精神,其斗争立场就是人民立场,其斗争目标就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这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是一致的。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那样:“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5]40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受社会发展普遍规律制约和主导的自然历史过程,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所以,坚守“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人民立场、不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特点。基于此,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向全国人民庄严宣告,要“不忘初心”,“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4]1所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所坚守的人民立场,还是在有目标、有原则、有路径的奋进中生成的。

  第三,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斗争基因的继承。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工具。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其合理形态上,引起资产阶级及其夸夸其谈的代言人的恼怒和恐怖,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3]112由于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时刻存在,而有矛盾就会有斗争。在社会中斗争,在自然界中斗争,或者与自我作斗争,不一而足。但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在对立中统一,在统一中有对立。因此,习近平指出:“要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把握斗争火候,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1]新时代斗争精神既承认矛盾的对抗性、抗争性的一面,作坚决的斗争;又承认矛盾的同一性一面,讲求在斗争中谋求共赢,讲求策略和艺术,从而辩证地把握了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二)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的凝练和升华

  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是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直面社会重大矛盾风险中生成的,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展现,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具体呈现,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精神风貌的典型缩影”[6],体现了自身历史逻辑的连续性和统一性。

  第一,革命时期“战斗创业”的精炼。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压迫和日甚侵略,导致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1917年俄国发生的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孕育出一个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的中国共产党。面对“敢不敢坚持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坚持新民主主义革命”等重大尖锐问题,毛泽东深刻指出:“我们的任务,是领导一个几万万人口的大民族,进行空前的伟大斗争”[7],而为了完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要“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8]。中国人民正是在这一大批富有斗争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带领下,在“黑暗的中国”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火炬,逐渐打破帝、封、官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摆脱了贫穷落后的悲惨境遇,争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而为我国未来实现繁荣富强奠定了实质性基础。正如毛泽东强调的那样:“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9]161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作为一种气概、一种决心、一种能力,具体展现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长征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西柏坡精神等精神形态。这些伟大的精神,既是新时代斗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弘扬斗争精神的核心驱动力。

  第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艰苦建业”的精炼。新中国成立以后,常年的战争破坏使得整个中国社会民生凋敝、百废待兴、匪患猖獗,帝国主义势力仍旧对中国虎视眈眈。面对“进行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革命”“怎样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重大矛盾挑战,毛泽东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在斗争中才能发展,不仅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必然还是这样……当着某一种错误的东西被人类普遍地抛弃,某一种真理被人们普遍地接受的时候,更加新的真理又在同新的错误意见作斗争。这种斗争永远不会完结。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当然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10]230-231所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肃清国内外反动势力,健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建设新民主主义经济,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而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未来中国社会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这一时期,毛泽东时刻叮嘱投身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中国共产党人要发扬斗争精神,他指出:“要在斗争的风雨中间,锻炼自己,发展自己,扩大自己的阵地。同错误思想作斗争,好比种牛痘,经过了牛痘疫苗的作用,人身上就增强免疫力。在温室里培养出来的东西,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10]232这一形象的比喻,正是对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要发扬斗争精神、怎样发扬斗争精神、如何保持斗争精神的精辟阐述。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英勇作战、攻坚克难”的抗美援朝精神,“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等强大的精神形态凸显而出,不仅是新时代斗争精神的主要内容,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弘扬斗争精神的强大助推器。

  第三,改革开放时期“拼搏富业”的精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应人民意志,立足中国国情,紧跟时代浪潮,胜利吹响了改革开放号角,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面对“十年浩劫”给党内遗留下来的消极东西,为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義”等重大机遇与挑战,邓小平指出,革命绝不是沿着越“左”越革命的庸俗化、简单化的传统思维惯式运演,“革命是要搞阶级斗争,但革命不只是搞阶级斗争。生产力方面的革命也是革命,而且是很重要的革命,从历史的发展来讲是最根本的革命。”[11]邓小平在同意党的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整党的决定后,他还进一步强调:“我们一定要搞好这次整党,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核心。”[12]随着两极对抗并支配世界格局的打破,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为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时代问题,江泽民深刻指出,要“进一步提高全党的理论水平和政治水平,提高领导干部正确地把握形势、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好地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13]。胡锦涛强调,“我们要走的路还长得很,我们肩负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还会很多,我们必须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14]中国共产党人在厘清斗争形势、抓准斗争方向、高扬斗争精神、践行斗争实践的这一征程中,带领人民确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顺利将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从胜利迈向新的更大的胜利。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具体展现为“改革创新、敢闯敢干、勇为天下先”的小岗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等精神形态。这些特别重要的精神,构成了新时代斗争精神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弘扬斗争精神的关键动力源。

  (三)现实逻辑: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统揽“四个伟大”精神面貌的展现和发展

  “四个伟大”体现了党、国家、人民的前途命运的高度统一,是新时代“奋斗强业”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党领导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风险考验”[1],“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需要有充沛顽强的斗争精神。”[15]因此,“四个伟大”对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面貌的客观要求,体现了鲜明的现实逻辑。

  第一,进行“伟大斗争”的现实要求。进入21世纪,在信息化、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之下,国家间的斗争形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征、新途径、新手段。国家间的矛盾与斗争日益增多,并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信息等全领域中撕咬不下,流变不确定的国际局势对新时代斗争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中国共产党人发扬新时代斗争精神必须准确把握世界大势,精准研判中国当下所处的国际形势,锐意进取、迎难而上。同时,国内改革的现代性挑战对新时代斗争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强调:“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但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都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15]因此,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就是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提出的更高要求。

  第二,推进“伟大工程”的政治保证。进行“伟大斗争”,离不开这个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推进“伟大事业”,离不开作为时代前列先锋的中国共产党;实现“伟大梦想”,同样离不开党这个中华民族的领导力量。因此,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发扬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以更大的勇气和魄力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目标。并且,习近平指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伟大斗争、伟大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我们党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抓住了这个点,我们党就能更好凝心聚魂、强身健体。”[16]所以,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和净化的党内政治生态,同样是保证中国共产党人“凝心聚魂”地践行新时代斗争精神、积极地应对挑战难关的重要前提。

  第三,建設“伟大事业”的必然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克服了传统政治体制的弊端,又凸显了社会主义性质;既吸收了市场经济的优势,又避免了桎梏于资本主义危机;既促进国内政治经济稳定发展,又成为国家间竞争的重要优势。因而,这一在世界范围内来看都是先进的制度,也自然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践行新时代斗争精神的必然方向选择。而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自然具有坚定的道路自信。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根本性变革”[4]6。因此,道路自信能够让中国共产党人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也是其在面对重重危险的困难时,践行新时代斗争精神得以“理直气壮”的底气所在。

  第四,实现“伟大梦想”的愿景目标。人不但要有一点精神,还要有梦想。“中华民族要打赢的不是一场战斗,而是一场民族复兴的战争,中国人民要谋划的不是当下5年,也不是今后10年,而是未来30年的历史蓝图,中国要实现的不是哪一个方面的强大,而是整体强大,并以中国方案引领世界变革。”[17]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一个前后接续奋斗的历程,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弘扬斗争精神提供了美好的愿景和可行的目标,必将确保中国共产党人在以永不懈怠的斗争精神继续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工程”、建设“伟大事业”时,不悲观、不偏航。

  二、新时代斗争精神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全党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4]他还特别强调,中国共产党人“要培养斗争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风骨、气节、操守、胆魄”[18]。这一极具中国风格和中国智慧的重要论断,对于理解新时代斗争精神的科学内涵有着重要的启示。因此,新时代斗争精神的内涵实质应是:烈火真金的斗争风骨、坚持正义的斗争气节、抓铁有痕的斗争操守和敢于亮剑的斗争胆魄。

  (一)烈火真金的斗争风骨

  习近平强调,领导干部“要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1]。烈火真金寓意真金不惧火炼,在烈火中才能鉴别出真正的黄金,风骨则主要是指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格。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品格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就是政治品格。政治品格是一个党员政治信仰、政治理想、政治原则等的集中体现。因此,烈火真金的斗争风骨指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斗争实践中头脑特别清醒的笃行政治品格的精神状态。

  烈火真金的斗争风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无数斗争历练和复杂环境的淬炼中逐渐形成的。因此,中国共产党人烈火真金的斗争风骨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第一,“壮骨”之信。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有机统一。如果不能长期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中国共产党人也将在复杂艰巨的斗争中让歪风邪气乘虚而入。“当形势严峻和斗争任务摆在面前时,骨头要硬,敢于出击,敢战能胜”,就“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1]。坚定理想信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不断地“补钙壮骨”,才能锻铸成为一名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经得住风险考验的共产党员。第二,“啃骨”之志。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基本解决,剩下的都是“硬骨头”,我国仍然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考验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改革决心和政治智慧。习近平指出:“中国已经进入改革的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需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不断把改革推向前进。”[19]13中国共产党人要以“敢啃硬骨头”的顽强意志深化改革,保持政治定力和一往无前的决心,才能完成当下艰巨的斗争任务。第三,“主心骨”之行。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人要“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20]15。所以,在重大风险挑战面前能否始终成为全国各族人民依靠的“主心骨”,这就要求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要有主意和主见,要有号召力和凝聚力。中国共产党人要不断地以高昂的实干激情,掌握见微知著的洞察力,化险为夷的创造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调查研究能力,“对潜在的风险有科学预判,知道风险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该斗争的就要斗争”[1],才能向人民和时代交出满意的答卷。

  (二)坚持正义的斗争气节

  气节,指的是一个人坚持正义,在敌人或压力面前不屈服的志气和节操。中国共产党人所坚持的正义,就是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一项政治主张和奋斗目标,因而坚持正义的斗争气节,就是指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断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斗争实践中牢牢把握正确斗争方向的精神状态。

  坚持正义的斗争气节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气节、政治气节和民族气节的内在统一。无论是革命气节,还是政治气节,或者是民族气节,体现的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坚持正义、毫不妥协、绝不低头、敢于斗争的伟大志气和节操。由于社会公平正义涵盖收入分配、就业、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外交等多方面,矛盾交错、问题复杂多样,是社会系统的整体现实诉求,也是国内外各类风险挑战聚集的场域。面对这些矛盾交错的问题,习近平强调,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真正做好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真正做到干干净净办事、堂堂正正做人”[21]。因此,坚持正义的斗争气节表现为:第一,“蓬勃朝气”的政治气节。毛泽东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强调:“有一些人,他们嘴上道德、气节乱喊一阵,但在政治上是不坚定的,中途会变节的,这是无道无德。”[22]1912019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培育党员干部政治气节” [23]。中国社会的公平正义本质上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有的人试图打着实现“公平正义”的口号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必须高度警惕和防范的。马克思曾指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所以,坚持正义的斗争气节就必须坚定“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的政治气节,果斷与那些危害党和人民根本利益的现象作毫不妥协地斗争。第二,“昂扬锐气”的革命气节。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就曾指出,一个共产党员,“他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革命坚定性和革命气节。”[24]习近平进一步强调:“不畏艰苦,只为主义真,这就是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节。”[25]因此,坚持正义的斗争气节就是要有“腹中满是草根而宁死不屈”的革命气节作为最基本的志气和节操,以应对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过程时极端险恶的斗争环境。第三,“浩然正气”的民族气节。邓小平曾强调:“要激励民族气节,反对动摇变节,提高对敌斗争的勇气,树立必胜信念。”[26]习近平也强调,民族气节就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27]。中华民族的民族性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是一个好战的民族,但却是富有斗争精神的民族。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为坚守自身确信的正义而敢于斗争的民族气节,使得中华文明五千年来生生不息。其中,“业精于勤荒于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等中华民族的优秀民族气节,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能量,为共产党员坚持正义的斗争气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秀传统给养,也是其必须高度自信存续的民族“傲气”。

  (三)抓铁有痕的斗争操守

  习近平强调,“改革不是做样子”,“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做到言必信、行必果。”[19]145在谈到党的作风问题时,他还指出:“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20]387抓铁有痕因此体现的正是一个人持之以恒的真抓实干,并产生积极效果的狠劲和韧劲。操守,则是指一个人端正的品德和行为。德性之于个人具有基础性作用,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所以,抓铁有痕的斗争操守指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斗争实践中人民立场特别坚定的精神状态。当然,斗争精神首先是在斗争领域的博弈中体现其价值,但如果没有人民的拥护和帮助,人民看不到成效,将失去存在价值和主体依靠,更谈不上赢得斗争的胜利。

  因此,抓铁有痕的斗争操守表现为:第一,“明大德”的忠诚操守。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大德是共产党员对党、人民、国家和民族的深沉情怀和品德修为,实质上就是对党忠诚、永不叛党的基本言行规范。心中有党、对党忠诚,保持了忠诚,关键时刻才能靠得住。因此,在纷繁复杂的斗争形势面前,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得到贯彻落实,从而做到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第二,“严公德”的廉洁操守。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习近平多次强调,要“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28]135。在面对重大风险挑战时,一个共产党员只有将人民利益看作高于一切,坚持为人民服务,具备为民真抓实干的狠劲和韧劲的廉洁操守,才能符合抓铁有痕的斗争操守的基本要求。习近平进一步指出:“职位越高,越要夙兴夜寐工作,越要毫无私心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党和人民,越要按规则正确用权、谨慎用权、干净用权,越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名节和操守,扎扎实实改造主观世界,诚心诚意接受监督帮助,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29]因此,廉洁操守能够让中国共产党人在斗争中不被“糖衣炮弹”所俘虏,防止被别有用心的人“围猎”,避免踩上“地雷”、掉进陷阱,从而真正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第三,“守私德”的道德操守。人无德不立。习近平强调:“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拥有引领和团结群众奋勇前进的道德力量,是一个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30]他还深刻指出:“要注意道德操守,道德上失足有时比某些工作失误杀伤力还要大。”[5]148因此,具体来说,中国共产党人“守私德”的道德操守就是要树立家风清正的家庭美德,确立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和培养健康积极的兴趣爱好。只有这样,在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诱惑时,才能守住道德底线和法纪红线,不断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从而在各种斗争中“稳坐钓鱼台”。

  (四)敢于亮剑的斗争胆魄

  胆魄,指的是一个人的胆量和魄力,而敢于亮剑是指一个人面对困难不畏艰险、敢于担当、坚忍不拔的勇气和态度。习近平强调:“领导干部要主动投身到各种斗争中去,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1]因此,敢于亮剑的斗争胆魄是指,中国共产党人面对艰难险阻时特别坚决的投身斗争实践的精神状态。敢于亮剑的斗争胆魄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最核心、最重要的精神状态,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表态上,亦或头脑深处,而是一种在斗争历练中呈现的精神状态。

  在前进的道路上,“狭路相逢勇者胜”。中国共产党人无论是身处逆境还是顺境,身上都担负着时刻保卫党和人民利益的使命与责任,有没有勇往直前、敢闯敢干、敢于担当等敢于亮剑的斗争胆魄,是决定我们事业成败的关键所在,但敢于亮剑的斗争胆魄不是“庸俗哲学意义上的不同人或不同群体、组织之间为了争夺各自利益而进行的争斗或争夺”[31],而是要在党员的内在、外在和理智三个维度呈现为“内修之剑”“变革之剑”和“智慧之剑”。首先,“内修之剑”即敢于进行自我革命。“革他人的命”容易,但自我革命却十分困难,需要有巨大的胆魄支撑。勇于自我革命精神一直都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喝彩声不骄不躁、面对困难始终保持清醒的重要政治优势。习近平强调:“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32]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年轻干部,出错是难免的,而问题的关键是能否积极主动地改正错误以继续与问题进行斗争。《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也明确规定,“党在自己的政治生活中正确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原则问题上进行思想斗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33]因此,为防止“四种危险”,直面“四个挑战”,中国共产党人要以“壮士断腕”的自我革命精神审视自身,改造自身,从而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同矛盾风险作坚决斗争。其次,“变革之剑”即勇于投身社会变革。“犯其至难,方能图其至远。”社会每一次向前发展,都离不开变革驱动。敢于亮剑的斗争胆魄体现的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突破社会发展瓶颈的禁锢,以全新的理念、方法打开新局面的勇于变革精神。习近平将这个过程形象地比喻为“两只鸟”,“一个是‘凤凰涅,另一个是‘腾笼换鸟。”[34]这样一种精神力量,不但能够对物质器具、规范制度、文化艺术产品实行推陈出新,还能把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通过变革予以消弭。比如,在军事和科技领域,我国自主研制的001A型航空母舰、天宫号空间实验室、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室、蛟龙号载人潜水艇等,不断地提高了我国国家总体安全和科技实力,为未来军事或科技上可能面临的挑战提供了重要保障。最后,“智慧之剑”即讲求斗争艺术和策略。“知进知止知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增强忧患意识和保持战略定力相统一、坚持战略判断和战术决断相统一、坚持斗争过程和斗争实效相统一。”“要团结一切积极因素,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同时,他还进一步强调:“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要根据形势需要,把握时、度、效,及时调整斗争策略。”[1]所以,敢于亮剑的斗争胆魄不是肆意妄为,而是以智慧和勇气化解矛盾挑战。

  三、新时代斗争精神的实践路径

  中国共产党人是否具备强大充沛的斗争精神关系到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习近平指出:“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领导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1]根据这一重大要求,在实践上必须突出重点、精准发力。

  (一)严格思想淬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没有革命的理論,就没有革命的行动。只有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全党,才能铸就先进的革命战士。新时代斗争精神的践行离不开思想武装的引领作用。同理,斗争领域拓宽一步,思想武装就会跟进一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实践中,孕育出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怎样坚持和发展”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因此,第一,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就是让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根本方向和根本立场;从奋斗目标、战略安排、领导核心、根本动力、本质要求上明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内涵;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国家安全、军队建设、祖国统一等具体建设维度中筑牢前进信心,确保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鼎力支持,进而使得中国共产党人弘扬斗争精神能够把稳思想之舵、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第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战略思维深邃有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培养高超的斗争战略思维。歪风邪气并不会“自报家门”,因此不能持有“高枕无忧”的斗争意识。要将忧国、忧民、忧党的斗争意识贯彻到各项具体工作当中,做到“居安思危”,从而“则终不危”。而忧患意识不是“自暴自弃”,而是要以高昂的信心、小心的态度,去迎接困难挑战。保持战略定力是站在总体性的全局高度,审视风险和挑战,这就要求在发扬斗争精神时要有开阔的战略预见、严谨的战略谋划和必胜的战略自信,从而在斗争中“任凭风浪起”。同时,在实践中,我们要充分把握斗争的整体形势,考虑预期风险,进行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评价与防范,做到把握先机。而对于战略决断,往往斗争形势越紧迫,决断就越简单。战略决断具有时间紧、压力大、不可逆等特点,这对于我们的斗争是不利的。所以,我们要与战略判断相结合,要在斗争的资讯获取、战略规划、战略评估和战略纠错上下功夫,不断增强斗争的实效性。此外,斗争过程是敌我之间较量和博弈的现实展开。斗争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等特点,也是各种各样矛盾集中爆发的阶段。斗争过程的特点和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要讲求斗争的实效性,要让“三个统一”的每一个环节精准发力、步步为营,进而将斗争精神真正的落到实处。

  (二)强化政治历练:不断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管理教育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也是强化党员政治历练的重要环节,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培育的主要渠道。首先,要进一步加强民主集中制教育,积极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宝贵方法和制度规矩;要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协调规范,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能力和水平;要将惩处、约束、监督、教育等实践举措与民主集中制有效契合,形成党内气正心齐的良好氛围,使得斗争精神的发扬主体守纪律。其次,要在学习上创新和完善学习制度;要将维护党中央权威、党的基本方针政策、党的政治纪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学习内容作为严肃组织生活的重要抓手,形成制度化、长效化、常态化的学习机制,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基本政治素养,时刻做到理论上清晰、政治上清醒、行动上统一,从而让党员在践行斗争精神时守规矩。再次,要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善于发现人才、选好人才、用好人才,并进一步严格落实工作纪实制度,确保干部选拔任用规范合理。对干部队伍建设要在教育上、管理上、评估上、监督上严格起来,对干部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要细心呵护,以管理好投身复杂斗争环境的党员干部。最后,要利用好批判与自我批判的武器,在不断地思想交锋和倾诉中,发现思想上懈怠和行为上散漫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并及时提醒、及时制止;要始终培养将批判与自我批判作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良好习惯和优良作风;要切实有效地将其融入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的各个方面,融入日常党内政治生活之中,从而及时保护党员不被歪风邪气所污染。

  (三)增强实践锻炼: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的根本动力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毛泽东特别强调,要“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35]同时,他还强调,“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22]467,必須“要把改良群众的生活,增加斗争的力量,讲得十分实际”[9]124。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第一次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就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8]70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发扬的斗争精神就是要直指维护和保障人民追求多样化、多层次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权利。总之,人民群众的期待与愿望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实践方向。在总体上要做到:第一,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始终坚持为了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发扬斗争精神。第二,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要坚持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学习于民,使斗争精神既有依靠主体又有价值归宿。第三,必须时时刻刻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具体而言,就是要让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地走进群众,要下派领导干部到乡镇、社区、农村等基层进行挂职锻炼,以增强基层工作经验;或选派基层领导干部到上级机关进行挂职锻炼,提高处理宏观问题的能力;为党员干部增加交流学习的机会,学习管理知识和经验,进而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针对党员干部特别缺乏实践锻炼的年轻干部,要“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4]45。

  参考文献:

  [1] 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顽强奋斗[N].人民日报,2019-09-04.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6] 刘佳.中国共产党“伟大斗争”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18.

  [7]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53.

  [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思想年编(1921—1975)[M].北京:中央出版社,2011∶172.

  [9]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1.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9.

  [13]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69.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81.

  [15]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稳定[N].人民日报,2019-01-22.

  [16]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为全面从严治党打下重要政治基础[N].人民日报,2016-06-30.

  [17]李冉.实现强党方略与强国方略的统一——论新时期四个“伟大”任务的内在逻辑[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9).

  [18]习近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勇于担当作为 以求真务实作风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N].人民日报,2018-12-27.

  [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464.

  [22]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0.

  [24]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46.

  [25]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34.

  [26]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

  [2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18.

  [2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34.

  [30]习近平.做好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N].学习时报,2011-03-11.

  [31]李照雨.在新时代继续发扬斗争精神[N].人民日报,2018-01-10.

  [32]习近平.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J].求是,2019(15).

  [33]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

  [34]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84.

  [35]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6-131.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