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管理论文

试论博物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发布时间:2020-04-23 所属栏目:管理论文

  摘 要:博物馆作为陈列自然与人类文化遗产实物的重要场所,在探索与研究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脉络中起到宝贵的参考作用。但由于许多博物馆的建筑时间都较为久远,以及缺少消防安全设施等问题,导致博物馆的防火能力不理想,存在消防安全隐患。文章联系作者工作实务,深入分析了当前博物馆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以消除博物馆的消防安全隐患。

  关键词:消防安全;博物馆;管理现状;火灾

  《中国博物馆》(季刊)创刊于1984年,由中国博物馆学会主办。系中国博物馆界的领军学术刊物。《中国博物馆》要适应时代发展。

  博物馆可以说是一个地区、城市、国家的历史缩影,也是公众接受教育、参观欣赏及获取知识的公共场所。而面对川流不息的观众和许多珍贵藏品,博物馆的消防压力无疑是巨大的。一旦博物馆出现火灾,就会带来重大的社会影响和难以估量的损失。巴西里约热内卢市的国家博物馆在2018年9月2日晚出现火灾险情,迅速蔓延的火势导致馆内2000万件藏品被毁。截止到9月4日,博物馆三层建筑几乎被烧毁,随时可能坍塌。该馆的副馆长表示,馆内幸存的馆藏仅有10%,主要是陶艺收藏、矿石和陨石等。2019年8月12日,台北故宫博物院出现了火灾,台北故宫南院3楼空调机房出现浓烟,随后消防人员及时赶到。[1]后来分析事故点,是3楼空调机房内的变电箱走火引发的火情,所幸火势并没有蔓延,只局限在变电箱本身。此次火灾并未损害到院内文物。这些案例都告诉了我们,必须要做好博物馆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若这项工作未做到位,则可能加大出现火灾事故的概率,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 国内博物馆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从现有相关文献资料、报道来看,当前国内博物馆消防安全管理相较过去已有很大进步,特别是很多博物馆管理人员对这项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就实际而言,仍存有不少问题。

  1.1 消防责任未得到落实

  当前仍有部分基层博物馆存在上热下冷的情况,缺乏完善的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责任未得到良好落实。国家、省、市三级文物部门对于消防工作责任的要求十分具体、严格,但并未很好地传递到基层。尤其是部分基层的文保单位缺少良好的消防安全意识,没有建立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有死角盲区,存在空档。一些基层博物馆消防责任仍停留在文件上、墙上,并未落实到管理人和责任人,进而导致了用火、用電不规范的情况。[2]同时,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持证上岗率较低,工作职责模糊,许多值班人员对消防系统的操作不够熟练。从我国近些年的文物火灾情况来看,安全工作措施不到位、消防责任未落实是引发火灾事故的重要因素。

  1.2 消防管理制度停留于表面

  博物馆内禁止使用一切明火,包含切割作业、吸烟、电焊作业等行为,都不能在博物馆内展开。然而即便在制度方面有相关规定,但具体的执行仍显得困难重重。例如,到馆内参观的人员素质是不同的,对于部分人而言,即便馆内一再强调禁止吸烟,但他们还是视而不见,不往心里去,如此则加大了博物馆出现消防安全事故的概率。同时,部分博物馆为了增加收入,会将场馆租借给一些影视公司进行电影或电视剧等作品拍摄,虽然在双方的协议中这些影视公司都有明确的义务与责任,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违规使用明火、超负荷用电等情况,进而严重威胁到博物馆的消防安全。

  1.3 消防设施不到位

  通过一些调查报告和文献资料,我们能够发现不少博物馆还存在缺乏消防设施的情况,特别是一些依托原有文物保护单位设置的博物馆,地处远郊山区,远离城市,缺乏消防设施设备的情况十分严重,并且缺少足够的消防水源,一些必要的自动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也未建立。一些建筑体量、面积均较大的博物馆,除了配置有少量的灭火器,其他消防设施均未配置。同时,即便一些博物馆投放了较多的消防设施,但还存在消防设施质量上的问题。另外,某些投入了大量经费来升级改造消防工程的项目,施工单位及设计单位没有全面掌握文物消防安全的特殊性,只是简单地套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技术标准,并未结合《博物馆设计规范》《文物建筑电气防火导则》等文物特有的标准规范展开设计和施工,与现代博物馆防火要求不相符,未能真正发挥出防火与灭火方面的作用,甚至还可能二次伤害到文物古建筑,出现水渍浸泡、文物本体破坏等情况,无法有效保护馆内藏品、文物,与《文物保护法》相违背。[3]

  2 促使博物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措施及建议

  2.1 落实责任,重点解决谁来管、谁来抓的问题

  要以国务院办公厅《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为立足点,促使各级政府和各级文物部门逐级落实责任,各层都必须进行消防安全责任书的签订,传递责任到每个员工、所有岗位。同时,注意行业监管职责的落实,旅游发展、宗教、文物等部门,要对“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等要求进行良好落实,建立行业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并不断完善。而各级宗教、文物、旅游发展主管部门,要根据《关于加强文物建筑电气防火工作的通知》《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十项规定》,明确制订当地博物馆的消防规划,对消防设施器材、消防水源等基础建设提出明确任务,并明确要求博物馆的灭火救援、火灾预防等方面出台文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政策。[4]此外,各级宗教、文物和旅游发展等部门,要进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落实消防工作经费,安排专门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做好火灾防控,展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加强行业相关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

  2.2 建章立制,加快消防安全制度体系的完善

  有关消防安全工作,不少博物馆都制定有相关规章制度,如《消防安全应急预案》和《消防安全制度》等,并在制度中对各级管理人员的岗位权限职责进行了明确。在实际工作中,应立足动态管理角度,着手目标考核机制的建立,以工作目标为正确指引,引导管理人员全年工作任务的良好完成。并且,为了良好落实制度,应由主管领导带头,深入工作一线,检查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内容和制度执行情况。若发现有管理人员存在不执行规章制度或玩忽职守的情况,则要根据博物馆内部的奖惩措施,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2.3 做好物防,完善馆内消防设备设施

  博物馆消防安全离不开消防设施的支持,并且良好的消防设施也关系到火灾发生时人员的疏散。当前,许多博物馆都会采用气体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安全疏散指示系统、应急照明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栓系统等消防设施,若场馆较大还会设置水喷雾自动灭火系统、高空水炮系统等消防设施。同时,博物馆的消防设备设施涉及水处理、通讯、电子信息等多个专业。因此,要想发挥出这些设备设施的作用,还需要一支专业的技术队伍,如此才能使消防设施的管理制度得以完善,更好地保障博物馆的消防安全。

  2.4 重视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防火意识

  《機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提出,博物馆等人员密集场所每半年至少举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演练。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广大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得以提升。[5]所谓消防安全意识,指的是人们能够较好地识别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分析过去发生的重大火灾事故,可以说工作人员扑救火灾能力弱、管理者消防安全意识薄弱是导致火灾出现的重要元凶。因此,要重视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以使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得以持续提升,使他们能拥有一定的消防技能,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能够在发生火灾时正确地应对。另外,对于博物馆重要岗位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是持证上岗、转岗培训和岗前培训等,博物馆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监控室值班人员、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设施管理维护人员都应持证上岗,普通员工都须参与转岗培训、岗前培训。每年博物馆都必须举办多种形式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活动,组织两次及以上的消防演练,在馆内营造出遵守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人人关心消防安全的氛围。

  2.5 做好防范,加强管理博物馆内的火灾危险源

  第一,注意检查生产用火。一定要对馆内的生产用火严格检查。如果存在电焊等必需的用火,则要遵循严格的用火审批程序,并指派专人看管,采用有效的防火安全措施。

  第二,在进行电气设备安装的过程中,安装电工一定要持证上岗,严格执行电气安全技术规程。严禁在博物馆内使用大功率电气设备,用电设备要与可燃物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并且要使用散热、隔热等防护措施。加强管理馆内的视频监控系统和消防报警系统,避免出现消防安全隐患。馆内所使用的电气线路不能直接铺设在可燃构件上面,建议选用铜芯绝缘导线,并用阻燃PVC穿管保护。

  第三,对于进馆参观的人员要进行安检,以免参观者把危险火源等带入到博物馆内。

  第四,在装修、改建博物馆的时候,要明确博物馆管理和使用单位、施工单位的责任,两方应制订严格的消防安全措施,并上报主管部门批准。

  3 结语

  总之,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中国文化,博物馆事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博物馆作为陈列自然与人类文化遗产实物的重要场所,其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势必会受到社会的密切关注。因此,为了最大程度降低消防安全隐患,保障历史文化瑰宝的安全,博物馆及其工作人员应充分认识到目前博物馆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隐患,进而探讨针对性的措施、方法,确保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培梅.新形势下对博物馆消防安全动态管理的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2019(7):222-223.

  [2]丁小峰.古建类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J].中国博物馆,2019(1):14-18.

  [3]李政育.博物馆的火灾风险与防控[J].中国博物馆,2019(1):19-24.

  [4]张明.博物馆和文物古建筑火灾防控对策[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9(5):713-715.

  [5]贾昌杰.中小博物馆藏品安全管理实践——以良渚博物院为例[J].杭州文博,2018(2):120-123.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