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科学思想方法的深刻概括,也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遵循。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利用这一特殊时期、特殊情境,主动作为,按照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理念,加强大学生爱党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四个自信”;加强心理疏导,突出人文关怀;加强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培育理性思维。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教师》(旬刊)创刊于2008年,由海南出版社主办。主要反映我国教育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服务国家建设。主要读者对象为国内外教育工作者、高教与普教教师、学生、研究生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科学思想方法的深刻概括,也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理念。当下,在我国以及全球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一特殊时期、特殊情境,按照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理念,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既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客观需要,也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利契机。
一、坚持因事而化,加强心理疏导,突出人文关怀
因事而化,就是要把准学生的思想脉搏,积极回应学生思想关切,帮助学生解疑释惑,引导学生成长成才。新冠肺炎疫情属于重大社会应激事件,不仅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而且对人们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在2020年2月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要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有针对性做好人文关怀。大学生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群体,及时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做好人文关怀,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一环。
(一)加强心理疏导,消除恐慌感,纾解消极情绪
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大学生因缺乏足够的生活阅历和必要的心理准备,难免会产生恐慌情绪和心理压力。一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传染性强、隐蔽性高、波及面广,尤其是人们对它的来源、发病机理、传播途径、有效治疗药物等尚未完全掌握,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群体恐慌、焦虑。二是来势汹汹的疫情牵动人心,牢牢锁住人们的注意力,大学生群体更是通过网络、电视等各种渠道密切关注疫情发展。适当关注是需要的、必须的,但长时间、高密度地接收疫情信息,尤其是负面和不确定性信息超过了自身承受能力,就会导致情绪不适或心理问题。三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各地积极采取“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策略,采取停运、封路、限行等减少或禁止人员流动的举措,长时间宅在家里、待在室内,生活方式改变,频繁刷手机,作息紊乱,致使原有的社交网络完全转变为网络社交,物理空间的封闭变成人的心理空间窒闭,部分大学生出现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
帮助大学生消除恐慌焦虑心理,纾解不良情绪成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重点[1]。一要通过微信、微博、QQ、网站等媒介及时向大学生推送权威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帮助大学生掌握正确的预防和防护知识;积极引导大学生从人民网、中央电视台等官方权威渠道获取准确信息,少看甚至不看社交媒体上大肆传播的未经证实的消息,破除恐慌心理。二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尽快适应新情况,调整生活方式、合理规划时间,学习新技能、转移注意力,多与家人沟通交流,进行跳绳、健身操等适量的室内运动。三要尽力统筹协调多方面的资源,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全覆盖的心理干预和疏导机制,尤其要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作用,通过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心理健康公众号,制作心理自助手册等多种形式,既要“点对面”地传递特殊时期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大学生调适个人心理,培养理性平和的阳光心态,提升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又要“一对一”地解答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特别是对于身在疫区的大学生,要主动联系、主动关心,指派专门的心理教师帮助他们做好心理调适和疏导,正确面对疫情,消除恐慌感,减轻心理压力和负担。
(二)注重人文关怀,解决实际困难,增进情感交流
除了焦虑、恐慌等心理问题,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地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求职等带来影响和压力,甚至影响大学生的切身利益。一是影响大学生的正常计划安排。疫情导致开学推迟,甚至没有明确的时间表。特别是毕业生求职、复试、论文预答辩等重要事项不得不改变计划,给学生带来较多顾虑和担忧。二是疫情严重冲击了就业、经济,以及在线学习带来的流量、通讯费用增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雪上加霜,部分困难边缘的学生生活紧张。三是部分家在偏远、落后地区的学生,网络通讯条件不够完善,缺少学习材料,无法与同学一道“停课不停学”。此外,学生中还存在就医、办事等各种困难、不便和困扰。
面对重大疫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一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导师等队伍的作用,加强家校联系互动,共同做好学生的关心关怀和教育服务工作。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也要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二要切实摸清和掌握疫区、非疫区外地、本省本地等各类学生情况,分类关心、精准帮扶。对于毕业生,妥善合理安排毕业论文答辩、实习、复试,积极搭建“云端”宣讲会和招聘会,拓宽就业平台,增加就业机会,提供精准就业指导服务。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孤残单亲等特殊群体学生,要“点对点”加强沟通联络,通过发放困难补助、线上补课等有针对性措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对于亲人在抗疫一线的学生,要挂钩结对,给予温情鼓励和支持帮助。
二、坚持因时而进,厚植爱国情怀,坚定“四个自信”
因时而进,就是要关注时代发展、紧扣时代脉搏、顺应时代潮流、反映时代要求,因时制宜、应时而动、顺时而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无疑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场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人民战、总体战。这是党领导人民抗击疫情的伟大实践,更是一堂生动鲜活、感人至深的爱党和爱国教育实践课。高校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挖掘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积淀的生动丰富的育人素材,引领学生上好这门“社会课”。
(一)宣传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引导学生增进政治认同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党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在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并向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派出指导组,推动有关地方全面加强防控一线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时刻關注疫情形势,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多次调研视察、召开会议,多次听取汇报,作出系列重要指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全党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号召和要求,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利用好这部实践教材,上好这堂实践大课。首先,通过网上主题班会、在线主题党日活动,组织收看收听新闻,加大学习、宣传力度,向大学生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让大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强大的领导能力、完善的组织系统和严明的纪律,充分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所发挥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和中国共产党是全国战胜疫情的根本保证。其次,由小及大,引导大学生从认识身边人身边事开始,从平凡的志愿者、基层社区工作者身上,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深度认可“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独特作用和重要地位,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的深刻内涵,增进对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
(二)讲清中国制度的显著优势,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
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下,各地各部门各司其职、协调联动,紧急行动、全力奋战。医务工作者无惧艰险、迎难而上、迅速集结、驰援武汉;建设者日夜奋战,短短时间内建成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和一座座“方舱”;人民军队高效投送疫情防控物资,抽组医护人员参加医疗救治;企业加班加点生产,疫情防控物资全国统一调度;科研人员争分夺秒、强化攻关。这显现了高超的指挥协调、统筹安排能力,强大的基础建设、物资调配能力,迅速的决策部署、动员组织能力,充分体现了全国一盘棋和“一方有难,八有支援”精神。中国奇迹、中国力量、中国速度再一次让世界瞩目,引起众多国际组织、国家领导人和国际友人的高度称赞和钦佩。与我国形成强烈反差的是,部分有疫情的国家甚至是发达国家,没有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对疫情重视不够、反应迟缓、措施不力,部分民众对国家的防控举措不支持、不配合,疫情不但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甚至呈现严重态势。
亲自参与实践、亲身体验感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行之有效手段。一方面,可以组织动员大学生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配合所在社区和村委会,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防疫知识宣传、环境卫生消杀、往来人员体温检测等志愿服务,与当地干部、群众一同抗击疫情,让他们在亲身参与中进一步感受国家的制度优势,进一步提振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勇气。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摆事实、举例子、作对比等方式,引导大学生充分感受到制度优势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制胜法宝,充分感受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突出特征[2],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力量来源。通过此次事件,引导大学生更加深刻体会和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14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切实增强“四个自信”。
三、坚持因势而新,加强生命教育,培育理性思维
因势而新,就是要准确把握国家大势和国际大势,结合世界新变局、社会新变革,顺势而为,推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能力和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一次考验,也是对各行各业及人民大众的一次重大考验。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多数大学生能够理性对待、科学应对,不少同学还积极参与宣传教育、卫生消杀、体温检测等志愿服务,展现勇于担当、共克时艰的社会责任感。但不可否认,疫情防控阻击战也暴露出大学生在生命意识、舆情素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弱项、短板,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着力点和突破点。
(一)加强生命教育,提升健康素养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起重大的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直接指向的是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们既看到了白衣天使、人民解放军、志愿者等一批“最美逆行者”尊重他人生命、彰显生命价值,也看到了部分“无知人士”不戴口罩、不讲卫生、不听劝阻、顶风聚众,缺乏生命敬畏之心。既感受到了党中央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的坚强决心,也痛心于部分民众生态和健康意识不足,非法猎杀、销售、食用野生动物,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利用这次契机,深入开展生命教育和健康教育。一是大力开展生命观教育[3],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的本质,了解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保护生命。加强生存教育,传授生存的知识和经验,培养大学生的生存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存态度,避免“巨婴”现象。加强生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培养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新型冠状病毒和掌握防护知识,严格落实戴口罩、勤洗手、不串门、不集会、不聚餐,不去人员密集场所等疫情防护行为,自觉加强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增强自身免疫力。三是引导大学生敬畏自然,效法自然,善待自然,深刻认识到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坚持抵制和制止非法猎杀、交易野生动物行为,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二)培育理性思维,提升科学素养
抗击疫情,不单是一场疫情的阻击战,还是一场应对舆情的大考。自疫情发生以来,各类信息层出不穷,鱼目混珠、谣言满布。特别是形形色色出于各种目的的谣言,不仅严重破坏和干扰了公共秩序和公众日常生活,更直接影响了国家的稳定和国际形象。大学生是网络的“原著民”,是网民的中坚力量,但部分大学生理性思维不足、科学素养不高,无法准确辨别真假信息,有时成为谣言的传播者和推波助澜者。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要积极通过短视频、动漫等形式引导大学生相信科学、依靠科学,加大防疫知识宣传普及,促进大学生掌握科学的疫情防护知识,以及有关病毒学、生物安全学、法学、生态学等方面的知识。二要加强法律普及和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净化个人言行,形成遵守网络传播法律法规的行为习惯,做遵纪守法的好网民。三要坚信信息的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是打击谣言的最好武器。主动公布或转发官方发布的疫情权威信息,深入宣传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传达教育主管部门的通知要求。积极引导大学生理性地参与讨论,尤其是在发表、讨论、传播有关疫情信息时要牢牢把握好是非意识,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四要精心组织大学生认真学习钟南山、李兰娟、王辰院士等科学家的先进事迹,学习他们心怀祖国和人民,满腔热忱为国为民,不顾高龄和个人安危,勇敢逆行投身到防疫一线;学习他们敢说真话、认真严谨高尚品质,以及他们身上展现出的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刻苦学习、锤炼本领、砥砺前行,提升科学素养,成为爱国励志求真力行,成为能够真正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张立学.重大疫情应对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着力点[EB/OL].http://edu.gmw.cn/2020-02 /09/content_33537556.htm,2020-02-09/2020-03-04.
[2]胡敏,胡玫.把握抗击疫情带来的教育契机[N].光明日报,2020-02-25.
[3]张陟.疫情防控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径探析[N].中国教育报,2020-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