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论文

浅谈中国古塔建筑结构的演进

发布时间:2019-10-24 所属栏目:建筑论文

  摘要:中国古塔的建设和发展历经中国建筑自汉魏至明清的多个历史时期,经过无数次的调整和改良,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建塔方法体系。随着建筑业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中国塔的构造也在逐渐发生演变,塔变得越来越坚固、越来越复杂。早期的佛塔通常是以夯土塑形的方法完成的。在南北朝时期,楼阁式塔逐渐有了比较固定的形态。方形、多层、宽檐、高刹成为了木塔的典型特征。在木塔数量逐渐减少之后,更加耐火抗风化的砖塔开始流行。为了更好地增加塔的抗横向力作用,也为了使塔更便于登临并拥有更多的展示和观景方位,古塔逐渐由方形向六边形、八边形转变,塔的内部构造也逐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关键词:塔;楼阁式;结构;布局;构造

  中国的建筑群落中,塔是高度的担当。它是古中国城市和山水天际线中最窈窕的制高点。塔这种建筑形式自汉代从印度传如中土,逐渐与中国的重楼相结合,历经两千年的演变,一直流传到今天。中国古塔的建设和发展历经中国建筑自汉魏至明清的多个历史时期,经过无数次的调整和改良,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建塔方法体系。随着建筑业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中国塔的构造也在逐渐发生演变,塔变得越来越坚固、越来越复杂。这个具体过程是怎样发生的呢?这就要从最早传入中国的塔说起。

  一、中国古塔的早期结构

  在汉代,古塔传入中国的最早期,塔并非后世所见的形态。早期的佛塔通常是以夯土塑形的方法完成的。这种塔与其说是建筑,不如说是雕塑,只不过这种雕塑的体量比较大。时至今日,在我国的西北部还有少量汉代早期土塔的遗存,比如新疆民丰提英土佛塔、密兰土佛塔、库车巴什东塔、吐鲁番台藏塔、内蒙古额济纳旗西汉古佛塔等。这些早期的夯土佛塔大多采用了窣堵坡的形式,也有少数塔呈现出了早期宝箧印塔的基本型。

  但很快,佛塔就根据中土信徒“仙人好楼居”的习惯性思维被请上了重楼。在三国时期,木楼阁式塔已经是中土佛教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了。根据《三国志》中《吴志·刘繇传》所载丹阳人笮融私吞粮饷,大起浮屠寺,上垒金盘,下为重楼,又沿街摆酒伪装善人的史料和《金陵梵刹志》等多部民间典籍、《江宁府志》中所记吴赤乌年间,外国僧人请大帝孙权在建邺城建塔的史料,楼阁式塔最迟在三国时期已经成为了中原地区佛塔的主流。

  二、木塔时代建筑结构的特点

  在南北朝时期,楼阁式塔逐渐有了比较固定的形态。方形、多层、宽檐、高刹成为了木塔的典型特征。因为早期斗拱结构尚不完善,为了追求更高的高度,大型佛塔内部一般采用方形夯土心柱做成中部剪力结构,外部配合木结构梁柱搭成框架围合,形成塔身的外部形态。这种结构与今天的高层建筑的构造思想非常相似。事实证明这种结构也确实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塔身外部结构的重量。后来塔的内部又发展出了集束木结构心柱的做法,这使夯土木结构建筑的抗剪力能力达到了新的高度。中国塔开始进入争相竞高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最高潮是北魏年间建立的洛阳永宁寺塔,这座塔高达140余米,几乎与埃及金字塔持平。但由于当时没有避雷技术,加之这种塔内部心柱的实际抗剪力作用仍然不能真与后世出现的各种剪力结构媲美,心柱结构的木塔最终还是逐渐走向衰落。但是因为中国人对木结构的钟爱,木塔没有马上灭绝,直至明代,我国一直都有木结构塔的遗存。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木塔是建于辽代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这座塔的内部九层,外部五层,并未采用心柱支撑,却运用了五十多种不同的斗栱确保了古塔的千年不倒,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此后纯粹的木塔开始淡出人们的视线,逐渐被砖木混合结构塔所取代,这也是建塔材料上的进步使然。

  三、早期砖塔结构的演进

  在木塔数量逐渐减少的同时,更加耐火抗风化的砖塔开始流行。唐代是砖塔大发展的年代,这个时期的磚塔,几乎清一色的方形空筒结构,类似于今天的烟筒。其实所谓的空筒,并非真的内部空空,唐代佛塔的内部本来都是设有木质楼层和扶梯的,只是因为年代的久远塔内的木质构造已经先于外部的砖构被腐蚀掉了。这种砖塔虽然有更好的防火、抗风作用,但抗横向拉力的能力却不如木塔。唐代早期的砖塔因为每层的墙面开窗位置都在同一方向,经常导致在地震时砖塔沿开窗位置开裂,最终损毁。为了克服这种缺陷,到了唐代中后期,佛塔的每层开窗位置不再相同。一层如果南北开门,二层往往东西开窗,三层又改南北开窗,如此依次交错,使塔的抗震能力得到了有效增强,这是砖塔结构的第一次大进步。

  四、古塔平面布局的演进

  为了更好地增加塔的抗横向力作用,也为了使塔更便于登临并拥有更多的展示和观景方位,古塔逐渐由方形向六边形、八边形转变。笔者认为这种改变与小型墓塔因制度要求不严谨而经常出现的平面圆形、六边形、八边形变化关系不大,至少唐代大型砖塔的平面形态就基本保持了方形。作为建筑的塔,能够产生这种改变,主要还是自身发展过程中的进化结果。这种改变平面形状的尝试首先应该是从木结构楼阁式塔开始的。但由于年代久远,我国目前还没有发现唐代木塔的遗存。河北赞皇治平寺石塔建于唐代开元至天宝年间,该塔就以石雕的形式模仿了盛唐时期的八角形木塔。这说明偶数多边形木塔在盛唐时期就已经出现。而后这种成功的改造也随着砌筑技术的改进逐渐影响到砖结构塔,唐末以后的塔中,方塔的数量开始逐渐减少,平面六边或八边形的砖塔开始增多。历史的事实证明,在这种改变之后,能够保存下来的古塔遗存的确比方形塔要多。与平面形态改造相伴随的,是古塔内部结构的深刻变化。

  五、塔的内部构造演进

  前文已经提到,唐朝时期的塔,内部构造比较简单,姑且可以叫做空筒式结构。到了宋代,塔的内部构造也逐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出现的是近似于空筒式的壁边折上式结构。这种结构的塔,内部与空筒式很相似,只是各楼层与塔的外壁相连接,并在内壁壁边设置楼梯。楼梯与外壁同时施工,并以砖构,这样楼梯和楼板就成了整体,较空筒式结构变得更加结实了。

  塔身内部构造的进一步改进是将塔的扶梯隐藏于塔外壁的壁内折上式结构带来的。这种结构的塔外墙局部被楼梯分为了两个部分。在两层塔的墙壁之间设置扶梯沿壁折上。这样不仅使塔的中部能够留出心室,还可以为塔增加横向拉力,使塔的抗横向力能力显著增强。

  在此基础上,古塔的内部构造继续演化,就出现了第三种复杂的塔内结构——回廊式结构。回廊式的塔实际上等于为塔加装了一个内胆。根据塔的大小,这个内胆可以是实心也可以是空心。可以安排楼梯,也可以布置造像。这个内胆与塔外壁的联系也增加了塔体构造的稳定性,可谓一举多得。这种加装内胆的思想为塔内部结构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宋代以后江南内砖外木结构的塔就源自于这种内胆包外衣的建筑思想。

  还有一种塔的内部构造显得更加简洁,就是穿心绕平座式结构。登临者进入塔内,沿梯可以直接进入塔的心室。从塔的心室变换方向,又穿过墙面就可达到下层的平座。从平座又可攀登至下一层的心室,依次交替上行。这种结构可以大大减少塔的直徑。对于追求秀丽的江南砖木混合塔而言,这是非常实用的结构类型。这既保证了古塔秀丽的造型,又使登临古塔的人可以有机会通过平座饱览塔周围的景色。塔内部开辟的心室既可做供奉使用,同时还能作为登塔中途的缓台,可谓两全其美。对于不设心室的塔,这种结构就产生了一个变种,叫做直穿式结构。即从一层塔的外部开始登临古塔,楼梯横穿古塔直接连到下一层塔的塔窗,再掉头继续向上,直通下一层,如此往复。这种结构没有心室,直接向上攀登,构造简单,目的性强。但其最大的缺点是楼梯较陡,且中间不能设置缓台,容易使人疲劳。所以一般这种结构总是结合穿心绕平座式结构共同使用。也有一种作法是将壁内上折与平座部分结合,做成穿壁绕平座式结构,这为塔的心室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除此之外,辽金系塔由于更加重视塔的外部展示功能而基本上放弃了内部的登临功能,塔的内部一般是实心的,一些大型塔的内部有封闭的心室。还有一些内部空间比较狭窄的塔,采用了扶壁攀登式结构,这种塔的中部设置只能容纳一人的孔道,墙面设置蹬孔,人可沿孔道向上攀登,每层可进入平台休息。这种做法本质上就是在有心室塔的两层之间开辟了一条上人的通道。

  还有一些塔的内部采用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构,一般我们把这种复杂变化统称综合式结构。

  六、小结

  中国古塔的建筑结构历经两千年的发展,有了很丰富的变化和许多合理的演进。总体来看这种演进是朝向使塔的使用功能越发合理,抗灾害能力越来越强,持久性越来越好,越来越美观的方向发展的。我们要认识到这种结构演进的大趋势,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具体结构变化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罗哲文,柴福善.中华名塔大观[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1.

  [2]张驭寰.中国塔[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12.

  [3]刘敦祯.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11.

  [4]候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

  [5]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5.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