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1-3个月

主管单位:重庆市教委

主办单位:重庆邮电大学

国际刊号:1673-825X

国内刊号:50-1181/N

出版地方:重庆

邮发代号:78-77

创刊时间:1988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A4

审稿速度:1-3个月

主编:李银国

地址: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邮编: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期刊征稿 论文发表 在线咨询

  • 刚刚【审核中】作者杨**投稿《重庆邮电大学学报》杂志
  • 5分钟前【审核中】作者周**投稿《重庆邮电大学学报》杂志
  • 1小时前【审核中】作者蒋**投稿《重庆邮电大学学报》杂志
  • 3小时前【确认中】作者韦**投稿《重庆邮电大学学报》杂志
  • 1天前【确认中】作者彭**投稿《重庆邮电大学学报》杂志
  • 1天前【已录用】作者潘**投稿《重庆邮电大学学报》杂志
  • 2天前【已录用】作者柳**投稿《重庆邮电大学学报》杂志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期刊简介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88年,是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重庆邮电大学主办的以信息学科为特色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它反映了我国电子、通信、计算机、自动控制等最新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在中国文献领域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目前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献数据库核心期刊、全国优秀自然科学学报、重庆市优质期刊、重庆市“十佳”科技期刊、重庆市一级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86年,是由重庆市教委主管、重庆邮电大学主办的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办刊宗旨:以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促进社会科学研究,提高学术研究水平,推动学校人文学科专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基本任务。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创刊,刊名为《高教研究》;1996年经重庆市新闻出版局核准更名为《邮电高教论坛》;1998-1999年停办;1999年底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更名为《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正式公开出版。2000-2002年为季刊,2003年变更为双月刊;2006年更名为《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获奖情况:(1)2003年被评为全国理工农医院校学报优秀期刊;(2)2006年本刊获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颁发的“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称号;(3)2006年10月,本刊编辑部获得全国理工农医高校社科学报“优秀编辑部”称号;(4)2007年本刊被重庆市新闻出版局评为一级期刊,“信息经济”、“信息法学”和“邮电史研究”三个栏目被评为重庆市“优秀栏目”;(5)2008年本刊被评为重庆市新闻出版局评为一级期刊,“马克思理论与当代社会研究”栏目也于同年被评为“优秀栏目”;(6)2009年--2010年,荣获教育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7)2010年,本刊被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8)2010年本编辑部被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会科学学报联络中心评为“优秀编辑团队”;(9)201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研究”栏目在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第二届栏目评比中获“特色栏目”称号;(10)201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特色栏目”;(11)2008年至2009年在重庆市新闻出版局和重庆市期刊协会联合举办的重庆市期刊好作品第八、九、十届评选中,本刊七篇参评作品全部获奖;(12)2011年本刊被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会科学学报联络中心评为“优秀学报”。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杂志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哥白尼索引(波兰)、维普收录(中)、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SA 科学文摘(英)、知网收录(中)、万方收录(中)、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剑桥科学文摘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杂志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科技期刊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杂志栏目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管理科学与工程

期刊投稿咨询
博源学术网站介绍

本站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支付成功后可单独寄出,本站非重庆邮电大学学报杂志官网,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

期刊投稿咨询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杂志数据统计
期刊投稿咨询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杂志社介绍

1,来稿必须具有创新性、学术性、科学性、准确性、规范性和可读性。论文篇幅(含图表)一般限8000字(内),且不超过限定的页数。

2,论文要求主题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练。文稿必须包括中英文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3~8个)、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并在篇首页脚注处注明第一作者简介(包括性别、出生年、学位、职称、研究方向等内容)及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的名称、基金号。作者的外文姓名一律用汉语拼音全部拼出,姓(字母大写)在名前,名连缀成一词,两字间加半字线分开。

3,论文的中文摘要限300字左右,英文摘要应有80~120个单词。摘要撰写要求如下:

1)文摘要尽量简短,开门见山,删除课题研究的背景信息,删除或减少原来的研究细节;只叙述新信息和发现。

2)文摘应包含正文的要点,将文章的主要内容写清楚,重点内容不能漏掉,比如:试验研究的方法、设备、材料等。一定要给出结论。

3)文摘要突出作者原创性工作,不能漏掉要点。

4)文摘中只要最关键的数据。

5)文摘中不能出现图、表、参考的数据。

6)文摘中的内容应在正文中出现,不表述个人观点,不出现未来计划,要纯粹的文章概述。

7)文摘中的缩写要有全称,专业词汇准确。

8)不说无用的话,不需要自己标榜自己的研究结果。

9)具有自我独立性。

4,关键词选词要规范,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5,论文章节条款的序号用国际标准的标注方式,即:第1层次用1,2,…;第2层次用1.1,1.2,…,2.2,2.3,…;第3层次用1.1.1,1.1.2,…,2.1.1,2.1.2,…;第4层次用1.1.1.1,…,2.1.1.1,…,并顶格书写。

6,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图表以6幅为限。图,表应附上相应的中英文图号、图题、表号、表题。图中文字、符号、纵横坐标中的标值、标值线必须写清,标目应使用标准的物理量(一般和一个字母表示)和国际制单位符号。文中图、表的内容切忌与文字内容重复。

7,正文中的物理量和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物理量用斜体,单位用正体。

8,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内部资料、私人通信、报纸、待发表的文章一律不引用)要求8条以上。文献的著录格式严格按照以下形式书写(含标点符号):

1)专著:作者.书名.版本(第1版不著录)[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译著:作者.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期):起止页码.

4)会议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5)学位论文:作者.题名:[学位论文][D].保存地:保存者,年份.

6)专利文献:专利申请者.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7)标准: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8)电子文献标注格式:主要责任者.题名:其它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期刊投稿咨询
近期文章
期刊投稿咨询
推荐期刊
期刊投稿咨询
网友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