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管理论文

陕西省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0-03-18 所属栏目:管理论文

  近年来,陕西省服务业稳步发展,综合质效明显提升,经济发展“稳定器”作用初步显现。适应新时代发展新变化,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陕西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于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陕西省服务业发展现状

  2010年以来,陕西省服务业呈现稳步发展态势,产业增加值由3629.55亿元增长至10450.65亿元,翻了一番多,占GDP比重由36.2%增长至42.8%,增加6.6个百分点;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33.4%增长至46.3%,增加12.9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2.3%,高于全国13.6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3位,拉动全省投资增长9.1个百分点,成为投资稳增长的“中流砥柱”。

  《城市观察》(双月刊)创刊于2009年,是由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专业性学术经济期刊。本刊是以研究探索珠江三角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为主的综合性经济理论期刊。

  同时也要看到,陕西省服务业增加值规模偏小且创新能力较弱。2018年服务业增加值居全国第17位,而四川、安徽为20928.75亿元、13526.72亿元,位列第8位和第13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全国末位,而四川、安徽分别为51.4%、45.1%。缺少核心技术、人才、创新服务和龙头企业、著名品牌带动,科技含量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诸多生活服务领域存在供给短板,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高价商品形成不了有效供给,对高收入群体而言,高品质、个性化消费需求又难以满足,旅游、体育等领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产品多元化、优质化开发力度也有待加强。

  二、陕西省服务业发展趋势分析与预测

  (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是工业化细分和经济活跃度提升的结果

  伴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提高,社会生产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经济活跃度大幅增加,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细分领域、环节不断扩展,产业链条向两端延伸,企业产前、产中、产后相分离,形成研发、生产、运输、销售、消费等多环节,其中生产环节只占产品20%左右的价值,服务环节带来产品80%左右的价值,有效推动了服务业发展。同时,经济活跃度越高,资源要素禀赋发挥越充分,人民收入水平也越高,以知识、消费、新技术、新模式应用等为代表的消费经济、服务经济和体验经济迎来快速发展期,带来旅游、体育、健康等“幸福产业”加快发展。

  (二)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是在制造业转型升级基础上实现的

  在服务业制造业双向融合的大趋势下,推动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发展的基础是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制造转型。一定程度上,没有低端制造业向中高端、高附加值制造业的转型,就没有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型。一般情况下,制造业转型较为成功的地区通常服务业也越发达,服务业层次也越高。

  (三)陕西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效果预测

  预计到2025年左右,陕西省服务业发展迈入相对稳定阶段,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整体将达到50%。理由一,研究表明,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呈正相关性,陕西省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服务业占GDP比重提高约2个百分点。预计到2025年前后,城镇化率超过60%,城镇化由高速发展迈入缓慢发展期,服务业也伴随城镇化步入相对稳定状态,短期内大幅提升的难度较大。理由二,到2025年前后,陕西向工业化中后期甚至更高阶段加快推进,以资源开采为依托的粗放型工业结构向工业4.0转型,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进入相对稳定的底部区间,在30%—35%之间波动。理由三,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周期大概8—10年。陕西省服务业占GDP比重2016年首次超过工业占GDP比重,2018年领先3.4个百分点,未来五年仍是服务业加快发展的重要窗口期。到2050年左右,进入后工业化时期,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进一步提升至60%左右,并趋于稳定,步入服务业发达阶段。

  三、推动陕西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对策

  (一)推进高质量服务供给

  高质量的服务供给,要求加强更新、更好的商品和服务供给,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不断升级的需求。要适应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加注重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传统服务产业优化升级,强化新兴消费领域商品和服务供给,形成多元化、多层次供给结构,提升产业品质和消费满意度,在更高水平实现供需平衡。

  一是促进服务业品质化发展。大力发展文化、金融、物流、商贸、旅游、商务和科技信息服务业等特色服务业,促进体育旅游、体育传媒、体育会展等相关业态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引导在中心城市、制造业集中区域、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以及有条件的城镇等区域集聚,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品牌、专业化水平高、辐射影响力强的服务业企业或机构。

  二是推动服务业便利化发展。鼓励企业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挖掘用户需求,丰富和细化消费品类,促进无人超市、配送机器人等新业态和新模式有序发展,支持连锁便利店叠加更多服务功能,完善便捷、智慧、安全的服务体系。

  三是以消费带动服务业升级发展。以基本消费托底保障、中端消费量足品优、高端消费稳步增加、境外消费有所回流为目标,培育发展区域性消费中心,建立多行业关联协同的消费生态体系,形成多门类、多元化的服务供给。

  (二)推进高质量融合发展

  高质量的融合发展,要求推进服务业与工业农业深度融合,服务业创新驱动能力较高。要加快服务业标准化建设,形成对制造业和农业的全产业链支撑格局,全面构建第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协同發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发挥服务业带动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导作用,促进经济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一是建立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研发设计、节能环保、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鼓励制造企业整合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形成面向生产组织全过程的决策服务信息,支持服务企业利用信息、创意、营销渠道等优势,向制造环节拓展业务范围,实现从制造向“制造+服务”的转型升级。推广陕鼓、陕汽等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经验,促进大企业、大集团发挥优势、创新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向生产加服务转变。

  二是构建服务业与农业融合发展新平台。加强政策法律咨询、市场信息、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种养过程监控、农业生产资料配送、机具租赁和维修服务等服务,发展农作物良种繁育、农业生产动态监测、环境监控等信息技术服务,培育一批农业专业化服务龙头企业,形成集会展营销、科技推广、体验休闲、绿色环保等多功能的农业综合服务示范基地。

  三是加快服务业标准化建设。加强生活性服务领域标准体系建设,运用组织机构代码、物品编码等手段推进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完善家政、养老、健康、体育、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标准体系,鼓励参与制订修订生活性服务业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继续开展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总结推广经验。

  (三)推进高质量资源配置

  高质量的资源配置,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促进资源要素充分流动和高效配置。要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减轻服务企业负担,大力扶持服务领域的创新创业和小微企业发展,加快社会服务领域开放,调动更多社会资源,对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项目规范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一是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进一步放宽服务业领域市场准入,凡是法律法规及國家规定没有明令禁入的服务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在土地使用、信贷、税收、上市融资等方面,对非国有经济实行与国有经济同等的待遇。

  二是加强要素供给。将服务业设施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用地比例,对中省重点服务业设施项目在年度计划优先安排保障。对工业企业分离出的非核心业务,在水、气方面实行与原企业相同的价格政策。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可参与直供电试点。

  三是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加快服务业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推动服务重心转向企业、行业和市场,继续推进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和国有企业后勤服务社会化、市场化改革。深入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做好省级试点。

  (四)推进高质量的投入产出

  高质量的投入产出,要求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投入产出效率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要顺应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发展,推动服务业技术不断优化升级,进一步挖掘人力资本潜力,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减少资源环境投入,支持企业发展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提升服务企业的发展活力,增强服务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促进产业向内涵式发展加快转变。

  一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鼓励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创造自主知识产权,加强对服务模式、服务内容等创新的保护。加快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推进版权监管平台建设。扩大知识产权基础信息资源共享范围,促进知识产权协同创新。提高知识产权侵权代价和违法成本,制定在线创意、众创众包、研发设计等新领域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体系。

  二是创新财政金融服务方式。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通过融资性担保、创业投资等途径支持服务业发展。鼓励企业、金融机构以及社会资金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支持服务业重点领域项目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引导金融机构通过科技融资担保、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等模式创新金融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

  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支持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开设服务业发展相关学科专业,强化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加快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大力引进服务业高级管理、技术人才,吸引海内外服务业高端人才。

  (五)推进高质量的全球价值

  高质量全球价值,要求深化服务业高水平全面开放,推进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加快跃升。要加快服务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合作,加强服务业政策创新和对比互补试验,复制推广成熟经验,培育一批掌握价值链关键环节的创新型企业, 增强服务企业全球布局及资源配置能力。

  一是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适当扩大新兴生产性服务进口,充分发挥技术和知识溢出效应,改善国内服务业供给结构。适当扩大新兴生产性服务进口,充分发挥技术和知识溢出效应,推动形成服务业全面开放新格局。鼓励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开拓国际营销渠道,加快跨境电子商务通关试点。

  二是加快服务贸易国际化。引导出口企业从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加快建立出口产品服务体系,发展境外营销网络、保税仓和售后保养维修服务网络。推动与国际产能合作和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相关的金融、保险、物流、信息、研发设计等服务出口,实现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对外投资紧密配合,相互促进。促进文化艺术、数字出版、动漫游戏、中医药、特色餐饮等新兴服务出口。加大对服务企业“走出去”的指导和服务,增强其全球布局及资源配置能力,培育一批掌握价值链关键环节的创新型企业。

  三是探索自由贸易便利化。改革创新投资贸易管理方式,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简化境外投资审批程序,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境外投资的便利化程度。在服务业开放、金融开放和创新、投资贸易便利化、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