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重庆提升国际化水平、增强城市创新能力进程中,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成为其中重要的一环。然而,重庆目前在高校國际化方面尚存在一些不足。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重庆市的65所高校发放问卷调查,发现重庆市高校国际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结合重庆市高校的实际情况,对其国际化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本科高校;国际化水平;“双一流”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20)01-0249-04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月刊)创刊于1988年,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主办的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刊物。
0 引言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加深,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和“渝新欧”国际铁路出发点的重庆,其区位优势明显,这给重庆市高校的国际化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同时,也正值我国开始大力推行“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时期,重庆市高等教育能否在此次变革中跻身国际化行列的意义十分重大。
然而,虽然重庆市高校国际化发展中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很多不足。在西南交通大学发布的《大学国际化水平排名(URI-2018)》中,重庆市的唯一“985高校”重庆大学排在34位,另外的一所“211高校”西南大学排在54位,在国内高校排名中落后于很多高校。2017年来,我国教育部公开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名单中,重庆市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仅有重庆大学上榜,重庆市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也只有重庆大学和西南大学两所高校。在2019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重庆市仅有重庆大学上榜,排在801-1000位,并且是中国内地上榜名单的最后一位。由此可见,重庆市高校国际化水平不容乐观。因此,有必要对此展开研究。
1 重庆市本科高校教育国际化水平调查研究
1.1 国际化经费来源不足
各个高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三部分:第一,财政拨款,即公共预算拨款;第二,事业性收入,包含学校的学杂费、各个高校教师、科研人员申请到的科研经费等,以及学生的学杂费;第三,其他收入,主要指社会的捐款。
1.1.1 财政公共预算拨款不足
高校国际化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重庆市高校的经费来源相对单一,其他收入相对较少,主要的资金来源于政府的财政公共预算拨款和事业性收入。重庆市高校国际化需要的资金也就主要来源于这些,因此,各高校取得的财政公共预算拨款和事业收入的多少直接影响到该校国际化发展的程度及速度。
如图1所示,2018年全国人均高等教育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为22245.81元,而重庆市仅为15572.3元,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与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相比,重庆市人均高等教育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最低,与其直辖市的地位不相符,甚至在全国31个省市中也排在了第25位,严重靠后,和同处西南的贵州省、云南省、四川省也存有差距。教育的经费不足导致重庆市一些高校无法开展一些必要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阻碍其国际化的发展。
1.1.2 社会资助力量的缺乏
目前,不管是英美等发达国家,还是我国的其他省市,为了促进高校国际人才的交流,除了政府的奖学金以外,各民间组织、企业、甚至个人都出资资助留学生,用于鼓励本国学生出国留学和吸引国外留学生到本国来学习。典型的**城市大学就是利用多个渠道筹集国际交流的资金,如富布莱特**奖学金、裘槎基金会奖学金等。当然我国其他省市也不例外,比如,深圳金手指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资助留学生海外留学捐款2000万元,恒顺众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捐助津巴布韦来华留学新生捐款达215万元。但重庆市用于鼓励国家人才交流的资助项目都是政府设立的,包括国家留学基金委提供的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国家汉办提供的孔子学院奖学金,以及重庆市政府设立“重庆市人民政府外国留学生市长奖学金”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外国留学生市长奖学金丝路项目”,可以看出,重庆市社会力量对高校国际教育的资助较为缺乏。
1.2 中外合作办学规模与质量仍然不足
近年来,重庆市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形成了初步的规模,但规模仍然过小,以及合作办学质量不高的情形,未打造成像西交利物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上海纽约大学等知名的中外合作办学品牌。
1.2.1 规模仍然过小
如图2所示,在四个直辖市中,重庆市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数超过天津市,排在第三。但是,与北京市和上海市相比,其规模相对较小,仅仅是北京市的二分之一、上海市的三分之一,若是和东部沿海省份相比,那更是想去甚远,由此可见,重庆市的中外合作办学规模仍然过小。
1.2.2 中外合作办学层次较低,高水平的办学层次不足
从图3可以看出,重庆市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涉及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硕士教育和博士教育四个层次,表面上看中外合作办学层次很全面,但主要层次集中在本科和专科,在重庆市中外合作办学的52个项目中,共有79个合作办学专业,其中专科专业有23个、本科有44个,但高层次的硕士专业仅有11个、博士专业仅有1个。由此可见,重庆市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层次发展不均衡,总体处于较低的水平。
1.2.3 外方优秀的大学较少,优质的教育资源缺乏
重庆市的高校虽然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机构进行中外合作办学,但是,在2019年全球大学排名(QS排名)中处于前500名的大学仅有11所,如表1所示。其次,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数也仅有16个,仅为79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数的五分之一。更多的合作办学专业是和新加坡PSB学院、澳大利亚堪培门技术及继续教育学院、澳大利亚中央TAFE学院、**美视电力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等私立学校、机构和企业开展的,其办学资源并不是很优秀。此外,由于重庆市高校地处西部和经济实力不强,中外合作办学的国外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都处在较低的水平,中外合作办学实际成为一些高校高收费的幌子,影响了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和声誉,没有达到中外合作办学的目的,造成重庆市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教育质量不高。
1.2.4 缺乏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办学
在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下,重慶市作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和枢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重庆市高校因此也充满机遇,可以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办学,培养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为重庆市高校的学生走出去提供机会。但是,目前重庆市高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办学还存在许多不足,见表2。
1.3 各高校国际化宣传不足
高校海外宣传是提升高校国际形象的重要手段,也是开展国际化交流的重要一环,为国外的专家和留学生来华交流学习打下基础。但目前来看,重庆市高校在海外传播上,大部分尚未建立起大学品牌形象的国际宣传战略意识,也缺乏对外主动传播的意识和动力。
据统计,重庆65所高校中,仅有29所高校建立了外文网站,并且在这些高校中,重庆医科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工程学院、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的外文网站建设维护较好以外,其他高校的外文网站情况如表3所示。
有的外文网站无法使用,比如西南大学、重庆三峡学院、重庆科技学院、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旅游职业学院和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有的外文网站无内容呈现,比如长江师范学院、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有的高校外文网站仅有学校介绍,比如重庆交通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南方翻译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重庆化工职业学院;即使其他有的高校外文网站有内容更新,但其更新的内容太少,缺乏实质性的内容,甚至停留在两三年以前。这些问题的存在,无论是对于校内留学生还是外国专家和留学生都难以了解这些高校的实际情况,阻碍了与这些高校国际交流的开展,进而对这些高校的国际化发展都是不利的。
1.4 学生出国交流不足
学生的出国交流学习对于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意义非常重大,通过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不仅有机会可以到国外学习先进的知识,还可以通过亲身的经历来拓宽自己的国际化视野,由此可见,学生的出国交流学习是高校国际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国外知名的大学都非常注重将本土的学生派到国外交流学习,比如新加坡国立大学每年能够让20%的学生近2000人赴国外大学进修,还有,南洋理工大学实施了“全球浸濡计划”,即让本校的本科生到国外合作大学学习至少一年。虽然,重庆市高校的学生出国交流学习的人数逐年上升,但是有出国经历的学生比例极低。
根据调查结果见图4,可以看出重庆市高校有过出国学习交流经历的学生仅占4.76%,从未出国学习交流的学生占到了95.24%,可见重庆市高校学生出国学习交流相当不足。
进一步的调查表明,重庆市高校学生未出国学习交流的原因很多。排在第一的是经济因素,有85.71%的同学选择该项,这应该是由于重庆市地处西部地区,其大多数学生的生源地也是西部地区,家庭条件普遍较差,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负担学生高昂的出国学习的费用。其次,是外语水平的不足,学生的外语水平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出国留学意愿,调查过程中与学生的交流发现,不少学生虽然有出国意愿,但因为自己的外语水平不够而放弃。接下来,有45.71%的学生表示自己所在学校的出国交流项目少。在调查中发现,重庆市的重点高校出国交流的项目很多,如包括教育部直属的重庆大学和西南大学、以及地方的西南政法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等,但是对于重庆的二本院校、专科院校以及民办的高校,其学生出国交流学习的项目极少,见图5。
第五,有42.86%的学生表示,自己所在学校出国交流学习的质量不高,有些虽然说是出国交流学习,但实质上更像是出国游学,在国外的大学旅游一遍就回来,这导致部分出国交流项目对一些学生失去吸引力。
第六,有40.95%的学生表示,有的出国交流时间短、难以学到东西,有的出国交流项目短到一周至半个月,很难让学生在外进行有效的学习,导致学生对出国交流失去兴趣。
第七,还有33.33%的学生表示,自己不想出国折腾,其实,这也和重庆地处西部有一定的关系,重庆身处西部内地,交通不便,国际交流还不像沿海城市那样对学生的影响很深,对学生的思想冲击还不够大,加上很多学生来自地处西部的山区,山区的生活习性和文化使其不能像平原、大海的人那样敢拼敢闯,思想倾向于保守,喜欢安于现状、过安稳舒适的生活,不愿意费尽周折出国折腾而让自己受苦受累,这也导致部分学生不愿出国交流学习。
1.5 师资国际化缺乏
国际化的师资队伍是高校教育国际化的基本前提,也是培养国际人才的基本保障。教师的国际化包括派遣教师外出交流学习和引进外籍教师等两个过程,教师的留学和访学经历可以提升本土师资的国际化水平,外籍教师的引进则可以直接增强本校的国际师资力量,以达到国际化教学的水平。
从图6可以看出,2017年重庆市高校师资国际交流派遣1057人次、接受569人次,情况比同属直辖市的天津市要好,但明显低于北京市、上海市、以及周边的四川省,并且相差很大,可以看出重庆市师资的国际交流相对比较缺乏。
在“引智”方面,重庆市的一些大学做的不错,如重庆大学引进了迈克尔·胡德、田村幸雄、李文沅、哈桑·卡雷姆等外籍院士,但其他大多数地方高校主要聘请的主要是短期外籍专家和教师,长期的外籍教师并不多,平均各个高校的外籍教师10-20个左右,流动性大,且主要以语言课教学为主。
调查中结果显示,见图7,表示没有外教上过课的学生最多,占比43.81%,表示有1门课有外教授课的占比39.05%,总体来看,重庆市高校外籍教师授课比例偏低。
2 重庆市高校国际化水平提升的对策建议
首先,加大高校的国际化教育经费拨款。其次,提高中外合作办学规模和质量。再次,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办学,加大对外宣传和推介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