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环境中,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不只是习得专业理论、形成专业技能的技术发展过程,更是农村教师专业伦理发展、人文素养提升的文化建构过程。但在工具理性和功利主义影响下,教育部门及学校忽视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人文性、价值性、反思性等,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变成了工具性的“实用”活动。为此,应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置于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之中,将工具化、标准化、技能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转化为充满人文性、反思性和价值性的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 多元文化; 农村教师; 专业发展;
《教育》创刊于2005年,是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主管主办的刊物。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
在民主化、市场化、信息化的时代境遇下,多元文化并存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成为人文及社科研究的重要逻辑起点,也成为理解和把握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语境。但在工具理性和功利主义影响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囿于价值中立、技术标准、客观评价、考试成绩、专业技能之中,将具有人文性、价值性和反思性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变成了工具性的“实用”活动。因此,应当从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环境出发分析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以农村教师原有的文化经验为出发点建构对话式的学校文化场景和教师专业社群,在多元文化互动中推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一、多元文化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场域
多元文化是多种异质的社会文化相互并存、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等,其核心是承认文化的多元性以及文化之间相互平等、相互影响。在当代社会中多元文化不仅是多种异质文化并存的文化格局,更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它要求我们将多样性、价值性、批判性等思维方式贯穿到教师培训和教学实践之中,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和范围。
(一)多元文化生态改变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环境
从文化学视角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不只是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的技术化过程,也是唤醒教师内在知觉、提升教师人生境界的文化建设过程。利伯曼就说过,理想的教师专业发展应当是一个教师和文化环境双向互动的文化建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文化生态深刻改变了学校文化与教师文化,影响着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在多元文化并存的环境中,教师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文化反应和文化选择问题,这无疑给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专业素养提升等带来许多新挑战。从总体上看农村教师面临着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工业文化和农业文化的冲突和碰撞,这种多元文化共存的文化格局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创造了崭新的文化生态,也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许多新挑战。所以,农村教师应当保持充分的多元文化敏感性,提高自己理解文化背景、把握文化本质的意识及能力,能够从多元文化视角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学习风格等,以个性化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和素养提升。
(二)多元文化场域能够优化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活动是内蕴着道德性、人文性、价值性的实践活动,教师专业发展也是建立于“理性的爱”之上的、追求“止于至善”的道德活动和审美活动。在工具理性和功利主义影响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呈现出技术化的发展趋势,人们多将专业理论培训、专业技能训练等作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通过专家讲座、教学观摩、教法学习等方式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素养,反而忽视了教师的教学道德、人文素养、自主意识等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从而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窄化为专业技术培训。这种罔顾价值、目的、意义的教师专业发展很容易滋生专业孤立、保守主义、思维僵化等问题,同时,不关心社会生活、改革发展等问题的教师专业发展,往往会将教师从丰富多彩的经验世界抽离出来,使充满人文性、反思性和价值性的教师专业发展堕落为工具性的实用活动。显然,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置于本真的社会文化脉络之中,以多元并存的社会文化滋养教师的人文意识、教师道德、专业精神等,能够将实用性的教师专业发展提升为“道德性”“人文性”的教师专业发展。[1]
二、多元文化视域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困境
(一)问题表现
当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多按照“产生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建构教师培训模式——解决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思路展开,具有成本低、效率高、便于操作等优势,便于集中解决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如教师培训的功利化、形式化倾向明显,多与教师的职称晋升、提拔重用等有关,带有较强的管理性、强制性等,不利于发挥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主体性。再如,许多农村教师培训都脱离了农村教师和农村教育的文化场景,忽视了农村教师的教学道德、自主意识、人文素养等,不利于农村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显然,仅仅依靠教师培训、专家讲座、教学观摩等方式开展农村教师培训,无法充分调动农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师培训效果。此外,由于农村教育条件落后、职业发展空间不大,许多农村教师都缺乏专业发展意识,将教师职业作为养家糊口的工具,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从事教学工作,这些直接制约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二)问题分析
从多元文化视角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不只是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的技术化过程,更是唤醒教师内在知觉、提升教师人生境界的文化建设过程,理应在教师和文化环境双向互动的文化建构过程。只有充分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主体性以及农村教师所在的文化环境,以内修和外塑、知识技能训练和人文素养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农村教师培训,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但是当前农村教师培训不能从多元文化并存、市场文化泛滥的时代境遇考察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忽视了教师的文化背景、专业兴趣、职业心理、价值信仰等内容。在农村教育活动中功利主义思想、应试教育思维、工具化教育模式等仍占据绝对统治地位,教育部门及学校多将考试成绩、升学率等作为教师评价的主要标准,并围绕这些组织开展教师培训、教学科研等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活动。
三、多元文化视域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一)以强化人文关怀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诉求
农村教师不应当只是拥有专业技能的专业人士,还应当具备关注农村发展、关爱留守儿童、关心国家大事等公共关怀和社会情怀;应当以多元文化引导农村教师追问教育价值、学生成长、生命意义等问题,强化农村教师的伦理意识、公共责任、师德修养等。学者盖伊就认为,教师应当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文化关怀,这种文化关怀是与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等紧密结合的。因此,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应当摒弃一致性的文化假设,重新反思主流教育信念和价值中立的教育立场,引导教师从多元文化并存的客观事实出发思考教育问题,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二)以多元文化思维消解教师专业发展偏差
教师应当保持足够的文化敏感性,检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及教学行为,察觉自己在课堂教学和教育活动中的偏见,发掘教材及课标中所隐藏的文化偏见,以公平、中立、平等的态度开展教学活动。应当以开放、合作、包容的多元文化培养农村教师的批判性思维和多元思维方式,使农村教师在意义追寻、教学反思、价值批判、文化建构中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2]比如,有些教师认为,藏族、维吾尔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家长不重视教育;打电子游戏、早恋、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都是坏孩子,这就属于一种文化偏见或民族偏见,这种刻板印象往往会不自觉地表现在教学活动中,所以教师应当以多元文化思维纠正自己的文化偏见和认知偏见。
(三)以实践活动优化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环境
应当通过文化社群建设的方式将教师与乡村文化、城市文化等连接起来,提高农村教师的文化适应性和文化敏感度。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师专业伦理成了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也成为影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应当将农村教师对农村教育的态度、教师的职业认同感等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引导教师自觉学习师德规范、教学道德等,在优秀教师评选、文明学校创建等道德实践中提升农村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自我发展意识等。[3]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是提升农村师资力量、推进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对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却囿于应试教育、工具理性、价值中立、客观评价等思维和观念之中,消解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人文性、价值性、道德性、反思性等。因此,应当以多元文化思维消解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种种困境,推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 谭光鼎等.多元文化教育[M].台北:台北空中大学,2001:44-46. [2]刘茜,周莉莉.多元文化素养: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要求[J].成人教育,2013(4):83-85. [3]邓泽军,龙承建.我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教育探索,2011(3):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