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融通创新是大中小企业通过与外部创新网络中不同主体(产业伙伴、知识伙伴、政府机构、创新中介机构等)进行资源融合互补、知识协同共享、共创价值实现的协同创新发展模式。文章以协同创新理论为基础,進一步延伸并探索融通创新的特征内涵和商业实践,最后从创新生态体系构建、知识共享平台、创新文化等三方面提出了实现融通创新的建议。
关键词:融通创新;创新演化;创新生态体系
中图分类号:F091.3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20)2-1-9
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20.02.001
《山东社会科学》是立足山东,面向全国,既重视基本理论研究,更注重应用理论研究;既重视各学科的系统研究,更注重与当前改革和建设直接相关的课题研究。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发挥了科技创新的“顶梁柱”作用,强劲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2019年,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中国大企业有129家,其中,国有企业达到89家。随着国家对创新投入的持续增加,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在轨道交通、量子科学、移动通信、发电与输变电技术等领域取得了全球领先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中国大型国有企业仍然面临着创新效率不高、创新活力较弱、创新后劲不足的问题。相比之下,中小企业对市场需求反应极为灵敏,能够快速调整业务方向和经营内容,在发展“专精特新”方面有很大潜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的新产品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中小企业尽管有很强的创新活力,但是创新人才匮乏、创新投入不足,导致技术创新“力不从心”;另外,中小企业缺乏科技成果大规模商业化的专业平台和渠道,导致其创新产出有限,创新回报不足。因此,如何发挥大型企业的创新资源优势以及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为经济高质量增长提供新动能,已经成为政界、产界、学界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需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大中小企业和各类主体融通创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是我国经济优势所在,2019年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超过了4 000万家,近年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应用也为大中小企业的融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例如,借助1688大企业采购平台,阿里巴巴以终端产品数据服务于中小企业的研发设计、产品运营和物流管理,帮助中小企业实现产销全价值链的数字化与在线化,提升了主导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的融通创新能力。商汤科技企业借助其深度学习平台推动产业升级,构建人工智能创新生态体系。商汤科技企业通过构建“1(基础研究)+1(产品及解决方案)+X(行业)”模式,将人工智能赋能不同行业的中小微企业。除了自主研发人工智能技术之外,商汤科技还与国内外700多家知名企业和研发机构深度合作,并通过股权投资具有产业价值的中小微企业,建立起产业链协作机制,与不同创新主体实现融通创新,共赢发展。因此,在科技发展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大中小企业各自的创新资源优势,构建协作互动、资源共享、价值共创的融通创新生态体系,将成为我国制造业升级赋能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2 协同创新与融通创新的概念
2.1 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是在国家意志引导和激励机制下,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各个创新主体整合协同资本、知识、技术等创新资源,并实现知识增值以及重大科技创新的跨组织合作创新模式[1-2]。协同创新是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利用创新资源和科学技术知识在组织间的快速流动、共享和集成,加快提升国家和区域创新的效率以及创新产出的过程[3]。微观层面看,协同创新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一是战略协同,主要包括产学研官等各个主体的价值观/文化、信任/交流、风险/利益感知观念等;二是组织协同,其中包括结构与过程、各个主体协调机制、组织网络化等;三是知识协同,其中包括隐性和显性知识的协同、产学研不同组织间学习、不同知识界面的协同等[4]。知识产权和价值分配方面,协同创新偏向于运用专利许可以及协议对知识产权和价值进行分配[5]。协同创新更加注重的是企业的技术缺口和高校、科研机构的知识成果之间的对接和协同。宏观层面看,协同创新的协同体现在:第一,科技与经济的协同。协同创新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切入点,强化企业与知识伙伴如高校、科研机构、智库等的横向深度合作,强化技术成果的商业化以及应用价值的实现。第二,科研与教育的协同。具体是指协同创新过程中,科研机构和教育机构通过协同平台等形式进行资源整合和能力互补,在攻关重大项目的同时培养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难题、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学科发展的科技型人才[6]。
2.2 融通创新
融通创新是指以社会实际需求和价值创造为导向,通过资源融合互补、知识协同共享、价值共创共得而实现产学研、大中小企业、国有民营企业协同创新的跨组织合作创新模式。融通创新不仅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官产学研纵向协同创新,还包括大中小企业、国有—民营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的横向协同,是协同创新概念的延伸和拓展。融通创新的目标在于建立有利于官产学研协同创新、大中小企业和国有—民营企业优势互补及融通发展的支撑体系,构建促进官、产、学、研、用深度合作互动及多元创新主体资源融合、知识协同共享的创新生态体系,以盘活全社会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资源,进一步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知识产权与价值分配方面,融通创新通过合伙制度、知识共享协议实现价值的共创和共赢可持续发展。
2.3 协同创新与融通创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融通创新与协同创新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实现目标、要素内容、知识管理、组织模式、价值分配、协同机制等方面(见表1)。
实现目标方面。协同创新是在国家意志引导和激励机制安排下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实现目标偏向于国家战略层面的战略新兴产业的技术攻关和重大科学难题的突破[6]。而融通创新的目标在于构建各类创新主体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价值共创的创新生态体系。
创新主体方面。协同创新强调产业、大学、科研机构是技术进步和价值创造的主力军,政府、科研中介机构扮演辅助角色。而融通创新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还包括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的创新主体的深度融合,实现全效益、多要素、多领域的创新。
知识管理方面。协同创新注重产、学、研的组织间知识协同,而融通创新更加注重各个创新主体之间动态的知识协同以及实时共享。传统的企业技术创新将企业的知识存量区分为知识广度和知识深度。借助于大数据应用和物联网技术,融通创新更加注重国内外行业技术前沿、社会实际需求、政策法规的实时动态管理,动态知识流和数据分析对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内容、合作期限、合作模式选择的影响更大。
组织模式方面。融通创新不仅仅包括以产学研合作为基础的协同创新,而且也包括以平台战略为基础的大中小企业、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协同创新。融通创新本质上是企业通过联合外部创新网络中的不同主体(产业伙伴、知识伙伴、政府机构、创新中介机构等)进行协同创新的过程,不仅强调组织边界的开放融合,而且更强调创新生态的系统性。融通创新更加注重产业化研究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深入互动融合、产业价值链前后端合作更加紧密,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不仅得益于人才、资本、技术、知识等多要素融合共享,而且还得益于创新生态体系内多元主体如大中小企业、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不同产业集群协作互通与深度融合创新。
价值分配方面。融通创新更加注重价值创造和价值独占的融合均衡。在融通创新过程中,企业由之前与外部主体的单边或者双边合作,逐步进化成为基于平台战略的多边共赢合作。企业在与外界不同主体合作互动时,面临着如何从合作中获取创新利益的挑战。企业在与不同主体合作互动过程中,在获取互补性资源的同时,也面临着被知识模仿和关键技术泄露的风险。借助于股权交叉持有、短期合伙制度以及创新创业合作平台的共建,融通创新更加注重价值创造(value creation)和价值独占(value appropriation)两者之间的融合均衡[7]。
协同机制方面。在协同路径上,融通创新不仅包括以知识为核心的创新要素在产学研主体之间的纵向协同,还包括横向路径上不同规模及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协同,由此形成了纵向递进、横向延展、横纵交叉的全面协同路径。此外,融通创新不仅注重科技与经济的协同、科技与教育的协同,而且还更加注重科技与人文的协同、科技与文化的协同、科技与政策的协同。融通创新更注重充分发挥科技向善的力量,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积极发挥大型国企、央企、民企的平台资源优势和创新引领作用,以跨界合作、开放共享原则与中小企业、初创企业实现共赢与价值共创。
3 融通创新的概念内涵和实践探索
3.1 理论内涵
融通创新的本质是大中小企业与外部创新网络中不同主体(产业伙伴、知识伙伴、政府机构、创新中介机构等)进行资源融合互補、知识协同共享、共创价值实现的协同创新发展模式(见图1)。融通创新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异质性资源的融合互补。融通创新有利于不同创新主体的异质性资源进行融合互补,并优化创新资源的配置。融通创新鼓励大型企业依托自身规模和技术优势,以终端用户需求为导向,构建价值链数据平台,带动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在产品工艺、技术应用、市场推广、应用场景等方面的创新[8],不断提升大中小企业协同并优化配置外部创新网络中异质性资源的创新能力[9-10]。
②创新知识流的协同共享。融通创新过程中,企业通过正式/非正式合作模式如技术联盟、专利许可、学术会议、非正式技术研讨会、合作项目培训、共建实体联合研发等实现跨组织的知识协同和共享。参与融通创新的大中小企业、国有民营企业在创新需求的推动下,在政府和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选择合适的知识伙伴和产业合作伙伴[11-12],通过个体到组织、组织到组织、个体到个体之间的线上—线下互动,不仅能够促进显性和隐性知识的消化吸收以及整合应用,而且还能进一步实现创新知识流的协同共享[13]。
③协同创新价值的实现。通过异质性资源互补融合以及知识协同共享,融通创新有利于四种价值的实现[14-15]。第一,联通价值的实现。联通价值是企业与其他创新伙伴建立的合作关系本身的价值。例如,中小企业、初创企业在融通创新中通过与大企业的深度合作,能够提升合作项目的可靠性、声誉、知名度,并吸引更多潜在合作伙伴的支持和帮扶。第二,资源转移价值的实现。具体体现在企业从其他创新主体获取的资源价值,资源转移价值取决于资产的性质以及这些资产如何被利用。有一些资源给企业带来的价值是可持续利用的,如具体的工艺技术;但有些是容易消耗型的,如资金财务支持。第三,交互价值的实现。创新合作主体之间通过正式/非正式合作项目进行深度合作互动形成无形资产价值,如信任、学习机会、独特能力开发、知识创造和市场动态情报信息。第四,协同价值指的是各个创新主体合作方的资源、知识、技能整合在一起能够创造出更多的1+1>2的协同价值,具体表现在创新流程改进、更好的行为改变能力以及产品和过程创新。
3.2 实践探索
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讯”)于1998年11月在深圳成立,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综合供应商之一。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腾讯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跃账户数已达11.51亿,小程序日活跃账户数超3亿。自2011年起,腾讯启动开放协同创新战略,秉着“开放成就梦想”的价值理念,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实现企业与外界创新主体的开放合作互动、融通创新发展。具体而言,在异质性资源的融合互补方面,腾讯主要通过腾讯开放平台、创业服务平台、创孵平台、创投平台,构建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资源融合互补;在创新知识流的协同共享方面,腾讯借助开放平台、青藤创业营、腾讯研究院实现不同组织、不同领域的知识协同共享。在协同创新价值创造方面,腾讯坚持“去中心化”,协助合作伙伴成长为自主的平台和生态,实现多方共赢以及商业价值的创造。
3.2.1 异质性资源的融合互补。腾讯开放平台是一个覆盖10亿账户的热门服务平台。其中核心平台是腾讯应用开发平台。腾讯应用开发平台借助腾讯自身强大的流量资源以及技术资源,一方面,为小微企业以及众多创业者提供海量用户、技术能力、营销推广、用户流量等创新资源;另一方面,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所需的风险投资、税收优惠、云服务等支持。腾讯借助其强大的品牌优势和导流能力,帮助众多小微企业业务实现指数级的快速增长。对于腾讯而言,也提高了其自身产品的用户量增速和用户黏性。
腾讯创业服务平台是整合产业伙伴、知识伙伴、中介服务机构等不同创新主体的资源,为众多创业者和小微企业提供创业信息服务的线上交易平台。其中包括内容创业服务和智能创业服务。内容创业服务包括策划、运营、推广、变现等一站式服务;智能创业服务包括为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提供智能制造、智能招聘、市场网络推广问题、微信公众平台一站式服务等各类软件服务以及解决方案。通过创业服务平台,腾讯进一步打开组织边界,联结各类合作伙伴,为创业者提供软件服务或者解决方案。例如,对外联结行业内优势口碑服务商,如神州易桥、快法务、多有米、知果果、点米科技、测聘网等近百家合作伙伴;对内应用腾讯内部企业服务,如腾讯云、腾讯企业邮箱、企点、腾讯优测、we-test等多项自有优质服务。同时,腾讯创业服务平台与线下多家社群达成合作,如南极圈、创业邦、创业沙拉等优秀创业社群,实现内外部资源的对接。
创孵平台方面,2015年腾讯联合政府、运营商、第三方服务机构创办众创空间,整合基础运营(线上社区营造、线下社区营造)、腾讯内部资源(流量资源、能力开放、内容开放、导师资源)、外部资源(政府服务、研发服务、人才服务、金融服务、企业管理)、政府资源(人才计划、政策福利等),为创业者和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创新资源,涵盖种子资金对接、运营深度指导等全流程、全周期、全链条的便捷式服务(见图2)。腾讯已在全国30余个城市建立众创空间,覆盖面积100余万平方米,拉动就业超2 000万人口,创造的经济价值逾900亿元。
创投平台方面,腾讯主要以资源、资金双管齐下的方式扶持创业企业,帮助创业者破除创业路上的屏障。2015年,腾讯推出“以百亿资源扶持百家行业独角兽”的“双百计划”,依托各大平台核心资源,投资扶持优秀创业团队,加速项目成长。投资品类涵盖社交、运动健康、O2O等多个领域。截至2018年底,“双百计划”共投入流量超50亿,共投资扶持企业100家,总估值逾600亿元,成功孵化每日优鲜、拼多多、宜停车、悦动圈、阿凡提、微盟等20个移动互联网赛道领先者。此外,腾讯还成立了创投联盟,通过线上众创指数精准融资对接,线下提供投资辅导、机构驻点等服务,为投资人和创业机构搭建起“线上+线下”高效连接平台。通过“双百计划”以及“资金创投联盟”,腾讯联结整合天使轮、A轮互联网投资机构及个人资源,实现了三个开放:一是能力开放,全面同步并共享大数据挖掘结果;二是资源开放,通过“双百计划”,腾讯与外部主体共享投资资源;三是合作开放,针对已投资项目进行内部路演,进一步提升项目的可靠性和成功概率(见图3)。
3.2.2 创新知识流的协同共享。腾讯开放平台肩负着腾讯“全面開放”的使命,致力于和所有创新主体构建一个没有边界、知识协同共享的互联网创新生态体系。例如,腾讯开放平台为近100万创业者打造了“知识分享体系”和“选拔培养平台”,包括腾讯公开课、开发者沙龙、开放平台白皮书、开放画报。为了鼓励创新,腾讯联合高校科学家、创业导师、投资机构以及知名媒体,采取“学员选拔制”,共同为创业者提供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在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创新获利等方面开展多维度的培训课程。同时,腾讯还举办“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和“腾讯合作伙伴大会”,进一步加速知识的流动。
此外,为了帮助创业者更快成长,2015年7月,腾讯众创空间联合长江商学院创办青腾创业营,将腾讯的产品营销思维、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内部治理、创业融资策略等创业知识与创业者分享,提升创业者的成功概率。腾讯整合资源为创业者打造资源对接与互助平台,连接行业顶级专家为创业者提供一对一交流机会。青藤创业营为创业者提供了最具实战性、最有效的培训方式,成为创业者的“黄埔军校”。青藤创业营项目累计估值已超1 700亿元,累计增长3倍。
为了畅通并加速知识在学术与产业界的流动,腾讯在2011年成立了腾讯研究院,联合产业界、学术界共同打造具有引领性、责任感的跨学科、跨行业、跨领域的知识协同共享生态圈。腾讯研究院旨在依托腾讯公司多元的产品、丰富的案例和海量的数据,围绕产业发展的焦点问题,通过开放合作的研究平台,融汇产、学、研、政、用各界智慧。具体而言,腾讯研究院通过与外部创新主体合作举办学术会议、前沿沙龙等方式,探索、分享行业前沿动态和商业洞见,进一步加速知识在产、学、研、政、用的协同共享,同时也大大提升腾讯自身的协同创新能力。例如,2015年12月,腾讯前沿沙龙创办聚焦“破解雾霾之道”,邀请政府、高校、研究机构等环境、能源方面的专家,从多个角度讨论破解雾霾的方法,力求通过跨界合作、共享资源,寻求创新治理雾霾污染的良方。2016年,腾讯与中山大学联合举办关于互联网人类学的学术会议,从人类学视角探析互联网在中国都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核心课题,包括数字鸿沟、网络谣言传播、文化融合、可持续发展等。“互联网人类学科研支持计划”促使腾讯在产品设计中,将人类学问题融入产品,使产品更符合客户需要和时代发展要求,提升互联网人类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对互联网人类学研究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腾讯通过创办《互联网前沿》杂志,聚焦于互联网行业、法律、政策的前沿动态问题,结合腾讯内部以及国内外同行、学界研究成果,为自身创新发展以及其他企业提供了行业前瞻性的解读,成为行业发展指向标和协同创新的知识源泉。
3.2.3 协同创新价值的实现。腾讯发挥大企业的平台优势和资源优势,通过与各个创新主体紧密合作、深度互动,共同创造协同创新价值。例如,腾讯开放平台经过7年的发展,共成就50家上市公司、注册创业者超过600万、实现合作伙伴总收益超过300亿元。而在创新价值分配方面,腾讯优先考虑的是合作伙伴的利益,然后才是自身的。例如,2012年1月,腾讯开放平台大幅提高开发者的收益分配比例,对中小开发商的扶持力度很大,对于月度收入在10万元以内的中小开发者,收入100%归开发者。对于月度收入在10万~100万元之间的开发者,开发者的收益比例上限将提升至70%;对于月度收入100万~1000万元规模的开发者,收益比例为50%。对于新上线的应用,腾讯还将提供为期三个月的免费服务器支持。
就协同创新价值实现而言,腾讯一直致力于“连接”,坚持“去中心化”,协助合作伙伴成长为自主的平台和生态,实现多方共赢以及商业价值的创造。例如,借助腾讯的创孵平台—众创空间,腾讯整合了不同创新主体的创新资源,建立了开放合作的创新生态体系,实现了腾讯与外部创新主体的多赢和价值实现。政府通过提供场地、设计装修资金、运营补贴以及支持各项日常活动等方式,成功吸引优秀创业团队入驻,并孵化出优秀的创业企业,进一步带动当地就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针对其他合作伙伴(如高校、科研机构、中小企业、第三方服务机构等)而言,通过腾讯众创平台能够对接政府政策和腾讯资源、风险资本、孵化服务以及第三方服务,有利于技术知识的商业化,品牌价值的提升以及股权收益的增加。对于初创企业而言,借助腾讯企业的核心能力扶持、百亿资金、资本体系、培训体系、活动体系等支撑条件,也能够大大降低创新成本,提高项目存活率和成功率。而腾讯作为融通创新平台的构建者,也能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和创新活力,拓宽企业的创新门户,加快外部创意的流入以及协同创新价值的实现(见图4)。
4 融通创新的实现路径
4.1 构建有利于融通创新的创新生态
发挥大企业的创新引领作用,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大中小国有、民营企业供应链互通、创新资源共享、价值共创的创新生态体系。第一,创新产学研用融通的合作和共享方式,发挥大型科研机构以及大型国企、央企技术研发中心对创新资源的融通聚合作用,使基础研究成果和产业发展结合更为紧密,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与产业协同,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新技术、新产业、新商业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第二,发挥科研创新主体企业的创新驱动作用。通过市场应用拉动技术研发,在加强自主研发的同时,坚持开放与合作,推动企业与大中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协同创新,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初创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协同创新发展。第三,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创新扶持作用,为创新主体之间的资源聚集和融通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设立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实体载体如民营技术孵化器、创新中介机构、大学科技园作为平台载体,促进资本、技术、市场的高效融合对接,促进企业跨界融合外部产、学、研界的异质型资源,并进一步提升融通创新的效率和创新产出。
4.2 搭建融通创新知识共享平台
构建动态、开放的知识共享平台是服务于新产品开发、营造融通创新产业生态的重要抓手。第一,鼓励大型央企、国企、重点院校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借助大数据应用技术,以市场为导向,构建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融汇互通的开源创新共享平台,推动军民融合发展,促进大型国企、央企与中小微企业的资源互补以及知识协同共享。鉴于创新共享平台的共享性和公益性,政府须划拨财政补助,并制定政策加强平台的监督和管理,促进融通创新知识共享平台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第二,通过融通创新知识共享平台,建立促进融通創新的人才流动机制。通过知识型员工的合作共享和专业技术人才数据库的建立,充分发挥“零工经济”背景下的人力资本共享优势,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合作模式和利益分享机制等,设计促进创新知识流协同共享的平台和价值获得机制,进一步激活融通创新。第三,加强大中小企业线下和线上沟通以及知识协同创造,依托各类研发机构以及创新平台,借助“创新共享约定”和“科学共享约定”,促进知识在创新价值链不同环节、不同产业的应用,帮助企业挖掘更多创意和市场机会,促进大中小企业在跨界设计、创意研发、供应链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联合和协作,进一步增强中小企业的创新驱动力,同时为大企业的可持续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4.3 塑造有利于融通创新的创新文化
企业要生存、要繁荣发展,就需要拥有充满活力的创新文化,且要与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共同演化。构建有利于融通创新的创新文化,可以从鼓励创新的价值观念和相应的制度设计两方面入手。第一,塑造融通创新的价值观念。创新文化作为价值观念形态,主要包含有利于融通创新的态度、信念和思想。技术创新和社会进步的主要驱动力是企业和企业家。在全社会培育企业融通创新文化,需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合作创新、宽容创业失败的文化氛围。第二,设计促进融通创新的制度文化。一是深化改革国企、央企科技人才绩效考核机制,在考虑专利、论文、科技奖等量化指标的同时,需要融入新产品开发、增值型服务以及新的商业模式等非量化指标。二是创新知识产权分配和价值获得机制。充分发挥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创造力,运用多元激励机制鼓励科研工作者拥有更多的科研成果支配权,促使更多的科研成果进入产业界。第三,加大对融通创新的政策扶持力度。通过政府引导基金设立和多元股权投资,撬动更多民间资本以及海外风险基金进入融通创新,助力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困难短板。通过营造有利于融通创新的文化氛围,构建不同创新主体深度合作、价值共创、共赢发展的融通创新发展平台,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提供新动能。
5 结语
融通创新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大中小企业和国有民营企业融通发展、协同创新、多方共赢的创新生态体系。本文通过分析创新的演化过程,探索融通创新的概念内涵和特征要素,结合互联网龙头企业——腾讯企业的融通创新实践活动,我们认为,融通创新的实现不仅需要从平台视角构建创新生态体系,而且需要从实践视角构建促进融通创新的知识共享平台和创新文化氛围,进而实现多方共赢的融通创新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30(2):161-164.
[2] 胡雯,陈强.产学研协同创新生命周期识别研究[J].科研管理,2018,39(7):72-80.
[3] 张绍丽,于金龙.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文化协同过程及策略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6(4):624-629.
[4] 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30(2):165-174.
[5] 郭韌,程小刚,李朝明.企业协同创新知识产权合作的动力学研究[J].科研管理,2018,39(11):107-115.
[6] 陈劲.协同创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7] REYPENS C, LIEVENS A, BLAZEVIC V. Leveraging value in multi-stakeholder innovation networks: A process framework for value co-creation and capture[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16,56: 40-50.
[8] MUZZI C, ALBERTINI S. Communities and managerial competencies supporting SMEs innovation networking: a longitudinal case study[J]. R&D Management, 2015,45(2): 196-211.
[9] PHELPS C, HEIDL R, WADHWA A. Knowledge, networks, and knowledge networks: 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2,38(4): 1115-1166.
[10] TABESH P, VERA D, KELLER R T. Unabsorbed slack resource deployment and exploratory and exploitative innovation: How much does CEO expertise matter?[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9,94: 65-80.
[11] GILS M J G M V, VISSERS G, DANKBAAR B. Industry-science collaboration for radical innovation: the discovery of phase-dependent collaborative configurations[J]. Innovation, 2015,17(3): 308-322.
[12] LAZZAROTTI V, MANZINI R, NOSELLA A, et al.Collaborations with scientific partners: The mediating role of the social context in fostering innovation performance[J].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16,25(1): 142-156.
[13] TORTORIELLO M,MCEVILY B, KRACKHARDT D.Being a catalyst of innovation: The role of knowledge diversity and network closure[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4,26(2):423-438.
[14] JAMES S D,LEIBLEIN M J,LU S.How firms capture value from their innovations[J].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3,39(5): 1123-1155.
[15] WADHWA A, FREITAS I M B, SARKAR M.The paradox of openness and value protection strategies: effect of extramural R&D on innovative performance[J].Organization Science, 2017,28(5):873-893.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Co-innovation
Chen Jin1,2, Yang Yinjuan3, Liu Chang1
(1.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2.Research Center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3.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Zhejiang 310058 )
Abstract: Co-innovation is a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development model for large, medium and small-sized enterprises to integrate and complement resources, synergistically share knowledge, and create value together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entities (industry partners, knowledge partners, government agencies, innovation agencies, etc.) in external innovation networks. Based on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heory, the article further extended and explored the characteristic connotation and business practice of co-innovation,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achieving co-innov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innovation ecosystem, knowledge sharing platform, and innovation culture.
Key words: co-innovation; innovation evolution; innovation ecosystem.